素养教育教学论(之七)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722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三节 素养教育教学论(之七)

六是教学时间安排,灵活便利。
陶龛学校学生大多住校,每天的教学时间安排大体是:每日早操后即到大自然里去自学;上午上课;下午是职业陶冶、研究小组活动;晚上为省灯油分班组活动,一室一灯,或者采用全校集中的大课,会场点一盏雪亮的煤气灯,各年级的师生聚在一起或演讲、或辩论、或讲故事、或猜谜语、或文艺演出;图书馆、阅览室整日开架借书。。
上午上课的时间分节,有的课一节一小时,而有的课(国语、数学)一节两小时,甚至三小时(连续占一全上午)。如高年级教学国语,每旬三节,每节三个小时,因为:一、“教学高年级,多采用自学辅导制,时间过短,常不免有将教材割裂之弊”;二、“年龄较长的儿童,教学时间延长一点,于心身无大妨碍,而能使注意力集中”;三、“课时虽长,而在课中有自由活动伸缩之余地,需要休息时,尽管在课间休息。同时,需要习字时习字,需要作文时作文,需要写信时写信,需要阅报时阅报。有时因在教学室内感到热闷,则全体携书到当风荫树之下去读,有时因天气过冷,则搬着桌凳到地坪日光下,一面曝背,一面学习” (《写真》)。
下午的职业陶冶、研究小组活动也一样,一般是每小组一个小时,但也有的连续占一下午,还有放在旬九校外活动时间,可占一整天。
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十分有利于学生愉快而竞争性地学习,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教者学者都认为较之一日一课,一课一小时之呆板时间表,便利得多” (《写真》)。
发布时间:2010/12/22 【打印此页】
上一篇:素养教育教学论(之八)
下一篇:素养教育教学论(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