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五)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23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八节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五)

关于教师的条件和要求,罗辀重在1943年拟订的乡学《聘师之条件》中,具体列了七条:
一、乡校教员,系一乡领袖,必须注重人格,以身作则,最低限度,要实践新生活规约,摒绝烟酒嫖赌等不良嗜好。
二、乡校教员,负有矫正社会恶习之责,至少要能够遵守薛主席“公务员打牌以违抗命令论罪”之布告,不管在校在外,应自行检束,不得因逢场作戏,而触刑网,致师道扫地。
三、乡校教员,对教育应具有“学不厌诲不倦”之热忱,一面勤于进修,一面从教学上不断改进,负责到底。
四、乡校教员,应以全副精力对付受教者,规定授课时间,固应负责按时上课,即非上课时间,亦随时地,负有教导责任。
五、乡校教员,对儿童要有循循善诱之态度,并遵法令,不行体罚。
六、乡校教员,对同事要能推诚合作,一切以大局为重,不易发生口角。
七、乡校教员,应有远大目光,忍受目前一切清贫生活之决心,不受物质之诱惑,而见异思迁,或埋怨报酬太少,而对工作懈怠。
其他……
罗辀重对自己主持的陶龛学校的教师,都发有“聘约”。1949年上学期被陶龛学校续聘的一位唐先生保存的一份“聘约”上,除规定所任课程、时间、薪金及优待条件外,还特别列有“共同遵守之信条”,共有9条:
(一)施教不限于校内,教学不限于上课中。
(二)随时随地随人负训导责任,使教育效率得以增加。
(三)对儿童一视同仁,并遵法令,不行体罚。
(四)能和学生同甘苦,共患难。
(五)率先实行团体生活规律,打破个人私生活。
(六)以身作则,实行新生活规约。
(七)与同事推诚合作,一切以大局为重。不得轻易发生口角、争执,减少人事磨擦。
(八)对有关教育事件,当仁不让,不互相推诿。
(九)出席有关各种集会,明确整个计划,遵约进行。
发布时间:2011/11/16 【打印此页】
上一篇:素养教育师资论(之六)
下一篇:素养教育师资论(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