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2011-11
-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三)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八节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三) 有人辩解说,当时的师范毕业生之所以抱“糊口之人生观”、“为生活而服务之人生观”,是“为生活所逼,不得不然”。罗辀重回答说:“在这世界不景气... -
28
2011-10
-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二)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八节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二) 关于教师的人生观,罗辀重认为:教师的人生观,与国家政府机关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即“公务员一样,只能是“服务之人生观”。 罗辀重自1920年从美... -
4
2011-10
-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一)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八节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一) 素养教育的关键是师资。 关于师资,1936年罗辀重在“长沙市教育”创刊号发表的长篇大论《师范教育放言》,有着较为详尽系统的论述。后来,他还发... -
26
2011-9
- 素养五育并重论(全节)
第七节 素养五育并重论(全节) 学校教育的内容或因素,应该是“群、体、德、智、美、劳”六育。“六育”联系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德育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智育的内容也体现着道德、思想;体育... -
22
2011-9
- 素养五育并重论(十二)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七节 素养五育并重论(十二) 在《五育价值重估》一文中,罗辀重按“体、德、智、美、群”的次序,分别进行重估,把“体育”摆在第一。而在同一文中,他则把“群育”放在最后重估... -
16
2011-9
- 素养五育并重论(十一)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七节 素养五育并重论(十一) 对群育价值的重估,罗辀重强调的是“群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1940年,罗辀重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外行谈》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本来美育是和德... -
10
2011-9
- 素养五育并重论(之十)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七节 素养五育并重论(之十) “群育”,虽不是罗辀重先生首先提出,但在世界教育史上,能像他那样对“群育”进行理论探索的人恐怕不多;能像他那样切实实施群育的人更少。 罗辀... -
4
2011-9
- 素养五育并重论(之九)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七节 素养五育并重论(之九) 罗辀重最后重估的是群育价值。 “群育”,亦称群性教育,罗辀重称之为“处群”的教育或“处世”的教育。它是一种为建立和谐的人群关系而培养群性的... -
28
2011-8
- 素养五育并重论(之八)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七节 素养五育并重论(之八) “美育”的思想虽然自古就有,但明确地把“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时较晚,而言行一致地把“美育”与 “德、智、体”等其他各育并重... -
22
2011-8
- 素养五育并重论(之七)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第七节 素养五育并重论(之七) 罗辀重第四重估的是美育价值。 “美育”一词,正式出现于近代,但“美育”思想源远流长。古代教育史上虽然没有“美育”的名词,但中外许多著名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