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教育之神研究”专栏改为“教育之人研究” 专栏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243
本站“教育之神研究”专栏
改为“教育之人研究”专栏

1972年出版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佛教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谈集《展望二十一世纪》说:“拯救21世纪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1988年1月,全世界70多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巴黎发表宣言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归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我想:“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和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知道罗輈重,知道罗輈重的素养教育,那么他们可能会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高举罗輈重素养教育的大旗!’”
因为:罗辀重的“素养教育”,不仅吸取了中国古代孔子、孟子和老子的智慧,而且吸取了近代欧美新教育的成果,并且坚持实践了近4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罗輈重生为教育,死为教育,是一生一世致力于教育之人。我在出版《教育之神罗輈重》一书时,有位陶龛校友、清华大学毕业的工程专家,曾建议我不用“教育之神”做标题。他说:“輈师地下有知,是不会同意的。”可当时书已开印,难以更改。
在创办“万星楼”网站时,罗輈重的研究专栏,为了保持与原书名一致,仍标题为“教育之神研究”。但随着对罗輈重素养教育知晓的人不断增多,不少人对我说:“罗輈重的素养教育好是好,就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于是我下决心要将“罗輈重”名字之前的四个字,改动一个字,即将“教育之神”改为“教育之人”。
今天,万星楼网站“教育之神研究”专栏,正式更改为“教育之人研究” 专栏。这就是说:“罗輈重”是“人”,不是“神”;他的素养教育,凡是人,只要有决心去做,有行动去保证,都能做到。
发布时间:2010/9/28 【打印此页】
上一篇:血性谣—素养教育三字文
下一篇:给教育部长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