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古铁木尔氏改来的佘姓
来源:《铁佘氏大族谱》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653
从蒙古铁木尔氏改来的佘姓
佘国良

我们佘姓的起源,宗亲们说了不少,其中有避祸改姓的,如:秦由余后裔一支避祸改姓佘;清吴三桂反清兵败遇蛇,其后裔一支在湖南避祸改姓佘。我今天再介绍一个避祸改姓佘的故事。
据北京图书馆藏《铁佘氏大族谱》(清.佘明逵编制)载,元朝世祖铁木尔之孙太子真金第二子显宗铁木健,政宽仁明,忠信爱民,乐善好施,延世不绝。铁木健前妻洪氏生四子,取名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后娶张氏生五子一女,取名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女名寿英招婿姓金名根十。儿子女婿,均知书达理,武勇过人。均经科举中进士,四个官至太守,五个官至尚书,一个官至侍郎。后红巾军起义,元灭明立。因战乱风起云涌,兼之奸臣诽谤,皇帝有诛铁木健九族之意,铁木健九子一女婿后裔,世代皇亲,居官显赫,不意失势。闻风即从徽州下邳因惧祸统家逃到四川。遂改铁为金,金乃铁字之偏旁,留有不忘亲祖之意。然后,又恐怕字形相似而受到追踪迫害,又将金字去下划,略省笔而为佘。族众一行来至四川泸州衣锦乡凤锦桥。考虑到人多影大,难以一路同行。族众在一起联诗、合对、盟誓并插柳纪事于溪边,然后四散逃亡各处。
附录联诗、合对、誓词及迁徙情况:
诗曰
本是元朝宰相家,(秀一) 红巾赶散入西崖。 (秀二)
泸阳岸上分携手 (秀三) 凤锦桥边插柳丫。 (秀四)
否泰是天皆是命,(根五) 悲伤思我又思他。 (根六)
佘字并无两三姓。(根七) 一家分做百千家。 (根八)
十人誓愿归何处,(根九) 如焚云游浪捲沙。 (根十)
对云
九兄弟一妹夫十人进士,
四太守五尚书一位侍郎。
誓词
自今改铁为佘,而后世世子孙俱要相认,不可骨肉视为路人。此桥万古不磨,此柳历世亦在。诗对之代代相传者皆我氏之踪迹也。且吾父荆棺为葬,吾母青茅生冢故在,是可凭焉。所以或贫或富,或贵或贱。纵语音殊途,省属不一,往来知其端的者,必是九子十进士之苗裔也。况佘字无二,岂有下邳邑属而复有旁支者乎。如有不相认者,罚他一十二斗麦,卢癞嗟夫。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世世子孙其各遵毋违乎。
铁木健十子婿各支派迁徙情况如下:
秀一公佘清 归江南徽州休宁县住,奉剌氏皇后祖母之春秋。
秀二公佘贞 归四川洪雅住。
秀三公佘醇 归四川华阳成都住。
诗曰
本是元朝宰相家,(秀一) 红巾赶散入西崖。 (秀二)
泸阳岸上分携手 (秀三) 凤锦桥边插柳丫。 (秀四)
否泰是天皆是命,(根五) 悲伤思我又思他。 (根六)
佘字并无两三姓。(根七) 一家分做百千家。 (根八)
十人誓愿归何处,(根九) 如焚云游浪捲沙。 (根十)
对云
九兄弟一妹夫十人进士,
四太守五尚书一位侍郎。
誓词
自今改铁为佘,而后世世子孙俱要相认,不可骨肉视为路人。此桥万古不磨,此柳历世亦在。诗对之代代相传者皆我氏之踪迹也。且吾父荆棺为葬,吾母青茅生冢故在,是可凭焉。所以或贫或富,或贵或贱。纵语音殊途,省属不一,往来知其端的者,必是九子十进士之苗裔也。况佘字无二,岂有下邳邑属而复有旁支者乎。如有不相认者,罚他一十二斗麦,卢癞嗟夫。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世世子孙其各遵毋违乎。
铁木健十子婿各支派迁徙情况如下:
秀一公佘清 归江南徽州休宁县住,奉剌氏皇后祖母之春秋。
秀二公佘贞 归四川洪雅住。
秀三公佘醇 归四川华阳成都住。
秀四公佘和 归四川内江成都住。
根五公佘藩 归四川宜宾县住。
根六公佘垣 归四川泸州荣昌隆昌长宁住。
根七公佘屏 归四川人寿井研犍为住。
根八公佘翰 归四川叙宁犍为住。
根九公佘芳 归四川荣县犍为住。
根十公佘伯 归中州长寿住(是否重庆长寿待考)。
根五公佘藩 归四川宜宾县住。
根六公佘垣 归四川泸州荣昌隆昌长宁住。
根七公佘屏 归四川人寿井研犍为住。
根八公佘翰 归四川叙宁犍为住。
根九公佘芳 归四川荣县犍为住。
根十公佘伯 归中州长寿住(是否重庆长寿待考)。
发布时间:2008/9/28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