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端阳讲堂>>自由论坛

电脑名词的另类解释19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865

 
电脑名词的另类解释19
 
 
      郑老八在街道的当口开了家米粉店,米粉鲜嫩无比,神仙见了都会流口水。一到早上,店子外,小车摆了一长溜,走路来吃早餐的就更多了。隔壁的“辉记米粉”的老板眼红,偷偷地举报郑家下米粉的汤里放了罂粟壳,工商局派人突查了几次,没查出名堂。工商局同志的结论应当没错,郑家做这一行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已经传了5代,没有两手绝活,靠搞小动作是维持不下去的。
    前年3月,郑老板接到市拆迁办的通知,说这一带要建文化公园,所有的居民必须限期搬迁。
    郑老板回去跟老婆桂花一说,桂花一听就暴跳如雷,说,文化还公园呢,老娘初中没毕业,赚的钱总比得上几个处级干部吧。我们没别的本事,到时候门面没有了,换个新门面,多数老顾客会嫌远,当地人又习惯了到老地方吃早餐,我们今后怎么办?孩子才上中学,要的是钱用。
    郑老板的头脑还算比较清醒,说,这是市里统一规划的,不可能只留下我家不搬啊。
    桂花说,这个我也懂。要看给多少拆迁费,少于两百万,老娘死给他们看。
    拆迁办刘主任带着一个小伙子来了,这是他们第五次上门做工作。他仍然从全市的旧城改造的统一规划谈起,苦口婆心地劝了个多小时。
    郑老板刚要开口,桂花抢先说,拆迁工作的意义你就不要讲了。说吧,给多少?
    刘主任拿出计算器,一边算一边说,200平米住房,10平米门面,门面按住房的1、8倍计算。一平米4000,218平,总共是87、2万。他放下计算器分析道,按照文件精神,这个数字是按本市新建房的最高价格计算的,已经冲顶了。哦,还可以加上期限以前搬走的奖励费5000元,总共是87、7万元。我帮你们算了算,买套新电梯房,120平,50来万,剩下的钱买个15平米的门面没问题,并不吃亏。
    桂花眼睛一瞪,做好事吧你,谁会舍近求远到新门面吃米粉啊?
    桂花接着说,这点钱就想打发我们走?老实告诉你们,就是做钉子户当全国典型,也不会搬。要强拆,我就到市政府大门口吃农药。要是传到了网上,看你们的乌纱帽还要不要。
    又谈崩了。
    刘主任打电话向副市长汇报,副市长的意思是,近来全国的拆迁出了些事情,有上访的,有淋汽油的,有跳楼的。上面有精神,为了稳定,不可强拆。工作硬是做不通的话,就暂时搁下吧。
    郑老板心里总有几分不踏实。他问邻居张屠夫,是不是打算搬,张屠夫说,搬,在这贫民窟熬了几十年,再不换新房,一辈子白活了。问李皮匠,皮匠说,我是牛胯下的蚊子,随卵甩。并且还幽了一默:月亮走,我也走。月亮不走呢,我也会赖下去。
    皮匠不久也成了迁走的月亮。80多户人家,除了郑老八,大多数人都住进了政府修建的安置房,其他人看到房价一天一个样,立即用拆迁款买了电梯房安居乐业去了。
    文化公园建起来了。美丽的樱花下面,几个游客在合影。一个孩子忽然对妈妈说,妈妈,前面为什么有一栋房子跟别的房子不一样呢?妈妈说,那叫钉子户。啥叫钉子户啊。妈妈回答,就是住在原地死活不肯搬迁的人。孩子说,我长大了,不当钉子户。
    孤零零地站立在樱花边上的郑氏米粉店成了公园里一栋刺眼的建筑。严格地说,再把这里称为米粉店已经不合适了,除了晨练的以外,早上去公园的人很少。米粉的味道再好,顾客寥寥无几,郑老板只能关门大吉。
    有天,老公对桂花说,这样硬挺下去,心里总不是个滋味。断了生活来源还不说,别人都在背后对我们指指点点。敏敏的同学都讥讽他是钉子户子女,回家哭得好伤心的。咱们还是跟政府谈谈,只要价格合适,搬走好不?
    桂花犹豫了一阵,点点头。
    拆迁办的刘主任来了。他掏出计算器按了一阵,说,现在每平米的拆迁价是5000,加上门面,总共是109万。如果同意,就签字,但价格必须保密。于是成交。
    郑老板夫妇怀里兜着一张信用卡到处找房子。这才发现,全市商品房的最低价已经涨到了每平米4800元,并且,地段也不好。
    事已至此,他们只好咬牙在市中心购置了一套120平米的住房和一个15平米的门面。其实,如果两年前搬走了,用那笔拆迁款也能买到与现在同样面积的商品房。
 
 
 

发布时间:2011/7/26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