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书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700
自己的书
周约维

我的书架上终于拥有了一本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换来的《正业之外》,20多万字,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才大功告成。她由《电脑术语的另类解释》和《市井百态》两部分组成。91篇各种体裁的作品长短不一,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我看到以及我所理解的世界。
把她与古今中外的典籍排列在一起,自然是丑小鸭混入了白天鹅的队伍,但我的目光停留得最久的还是《正业之外》——如同将军检阅列兵时最受重视的那一位。自然是敝帚自珍了——自己的孩子不管是是美是丑,毕竟不是别人的成果。
说“终于拥有”,是因为我曾经对朋友夸下海口,信誓旦旦地保证,四十岁之前一定要出版一本文学方面的书。多少年过去了,雄姿英发的小周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周再变成老态龙钟的周老才兑现当初的承诺,可见,我有时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好在这种“言而无信”与借债无关,与道德无关。我小时候望着父亲书房里“千卷藏书一富翁,几根钝骨半坛醋”的对联和几座书山,心想,我长大后是不是也可以写书呢。我由于将出书看得过于神圣,更由于懒惰,愿望迟迟不能实现。如果从念头出现的时候就开始启航,现在也应当是“著作等身”了。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我对此是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了。我只是奉劝年轻人,看准了目标,就得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水到渠成是早晚的事。
文学甚至能改变世界。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因此林肯说,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历史进化到今天,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再像当年那样尖锐对立,文学艺术不再具有颠覆性功能,尽管如此,仍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正业之外》中既有歌颂,也有批判,更多的是心平气和地“叙说”今天社会上的故事。我的写作目标并不十分明确,甚至有些随心所欲,只希望语言朴素一点,干净一点,读起来比较明白易懂就行,当然,也力图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但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令我欣慰的是,在邪恶与正义扳手腕的关键时刻,《正业之外》毫不犹豫地助了正义一臂之力。成功的前提是自信,我对这本书的质量满怀信心,这么说吧,水平介于专业和业余之间,至少能做到“开卷有益”。相信她能受到读者的喜爱并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严格的说,她还不是当代意义上的“书”,因为还不是正式出版物。我之所以没有走“正规”出书的路子,是因为心疼两万来块买书号的银子,省去这笔钱,我买一部“苹果”的底气会更足。更重要的还是,读者读的是书的内容而不是“书号”。《红楼梦》的时代也没有出版社、新闻出版局等机构,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也是在他去世后几十年才正式出版的。它们分别成了中国文学和历史学的两座丰碑。
《正业之外》是我最知心的朋友,闲来无事,总要随便翻翻。我虽然对她的内容了如指掌,但并不妨碍我们经常性的亲密接触。瞧瞧封面,闻闻书香,重新读读其中得意的作品,借此自我陶醉一番,难道不是人生一大乐趣?我喜爱交朋结友,500本书除留下极少数外,将全部送朋友和同事——以文会友可以结识到更多有品位爱读书的好朋友,独学而无友只会影响自己最大限度地挖掘创作潜力。
当然,她不能在孤独中生存,应当有兄弟姐妹陪伴。只要时间和身体许可,我会像老母鸡下蛋,源源不断地将《续集》生产出来。
不应当忘记的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为此书的问世提供了赞助,另一位朋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美的封面设计则是由我的忘年交邓宏老师完成的。
2011-8-24
附:
1、原湘潭市教育局徐副局长读后感
(《正业之外》)从拿到书看到睡觉,从起床看到现在,通读了一遍。很喜欢!文字很漂亮,创意很别致,读起来情趣盎然,听一些小人物诠释大道理,非常精彩,有大师的“范”。我读过《七十二家房客》、《茶馆》……,就是这个味儿。你的文字功夫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如清风拂面,其乐融融。这是你的财富,希望看到你的新作。
2、“万星楼网站”编后语
《正业之外》一书的篇章,本网站早已陆续刊发过,并将继续刊发。没有得到赠书的网友,可关注本网站。
发布时间:2011/9/8 【打印此页】
上一篇:电脑名词的另类解释23
下一篇:电脑名词的另类解释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