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本无事7(连载)2012.5.2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14
天下本无事7(连载)

他刚才在电话里说什么来着?想起来了,今年北大清华的新生中农民子弟只占百分之十,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百分之三十。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差距为何这样大呢?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城里的孩子从小起就受到了音乐、美术、外语、诗歌等熏陶,接受能力强,素质提高快。恩格斯说过,人与人智力的差别比家犬和野狗的差别要小得多。他的意思是,成才的关键是后天的培养。
我算是中年得子,儿子比我小34岁。他6岁了我们全家人还是把他当作婴儿一样众星捧月般呵护着,当然,中国做父母的都这样。早期教育很重要,贝贝不到一岁我就把他送到市里最有名的早教班学习。实话实说,学校的师资力量确实很强,老师都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尤其是对孩子的启发诱导,一般的老师根本做不到。教室里又是美妙的音乐,又是色彩鲜明的图画,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去,可是我家贝贝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拉屎拉尿,老师和其他家长嘴里不说心里肯定烦得要命。学了一年,用了上万元,也不知道素质到底提高了多少。快两岁了,除了含含糊糊地喊“妈妈”,其他都不会,更不要说吐出连贯的句子了。他收获当然还是有,最显著的变化是,在地上爬得更快了。我高兴地跟母亲汇报,她居然讽刺说,这个钱还不如我来赚,要是我带,早可以走路了。我教他唱“月亮爹爹”比老师不一定差。到底是农村老太太,土八路一个,跟她解释什么是早期教育还不是对牛弹琴?
贝贝进步不大,我们很着急。不是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把贝贝培养成才。我跟妻子一商量,咬咬牙,托音乐界的朋友帮我们选购了一台进口牌子的钢琴,5万。朋友提醒我们,孩子练琴,几千的“星海牌”足够了,他如果朝这方面发展,将来再买高档的不迟。他很直率,说贝贝的手指头短,可能不大适合弹钢琴。可是妻子坚持认为,天分并不决定一切,邓亚萍那么矮,打乒乓不是打出了世界顶尖水平吗?只要苦练,贝贝说不定能成为著名钢琴家。其实,比起孩子的学费,钢琴又算不了什么。钢琴课是两百块一堂。一周4堂。两年用了多少,随便算算就出来了。
孩子的花费比我们两口子加在一起的开销要多得多,这个想得通,只要他能把其他孩子甩到身后就行。可是贝贝太令人失望了,天生对音乐不敏感,水平提高很慢。老师要求他每天练两小时的琴,练来练去,老是在几首最初级的儿歌里打转转。老师强调说,不练好基本功,没有发展前途,对于贝贝这种天分不是很高的人尤其是这样。我当然知道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然而,基本来基本去,说不定同学弹到维也纳去了贝贝还在勾着脑袋“画蛋”呢?
最可怕的还是,贝贝对钢琴越来越抵触了,练琴时想尽了办法偷懒,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打折扣就打折扣。他有次练着练着居然睡着了,这样下去怎么能当钢琴家啊,更不用说获国际大奖了。我实在忍不住,走过去就是一巴掌,打得他七窍生烟。他妈看不惯了,对我破口大骂。打骂声、争吵声和哭泣声搅合成一团,谁看谁难受。
我们两口子尽管在培养儿子的具体问题上时有分歧,但基本的共识是无法动摇的:坚持坚持再坚持,贝贝一定会成功,谁说他不会成为明天的李云迪或者朗朗?
发布时间:2012/5/2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