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端阳讲堂>>自由论坛

自得其乐 人生乐趣的基石 和谐生活的阳光2012.6.2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708

 
自得其乐 人生乐趣的基石  和谐生活的阳光
 
——兼谈诗中有我 贵在抒情
 
佘  寿  彭
 
 
 
    余喜爱读书,尤爱文史。从学习诗词文赋中,深切感悟到“自得其乐”。是民族精神的高尚情操,是人生乐趣的基石,和谐生活的阳光,人生乐趣之本。用于生活,能在纷繁世事中捕捉快乐,用于处世,能在繁杂的人际关系中和谐相处。其原是,自得其乐就会低调为人,不持才傲物。也不好高骛远,这样,人生就会多一份从容和达观;人们就会多一分爱意及关怀;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与安宁。自得其乐,其乐无穷
人生处世,社会复杂,工作繁重,生活艰难,忧患滋出,烦恼频生,需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去对待,这种生活姿态就是自寻乐趣、乐而忘忧,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的正确生活态度,在古今诗词文赋中到处可见。其出处先见于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自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后在朱自清《杂文遗集·蒙自杂记》亦有记述。
苏轼担任过三十个官职,遭贬十七次,也坐过一百三十天的监牢。但他一生达观自怡,留下的诗文很少悲观厌世之作,贬谪黄州,他失去薪俸,成了农民。他耕作田间,仍吟诗作赋,自得其乐。
    唐·柳宗元《访得西山宴游记》、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皆为名人名作。三篇文章三种人生三种境界,他们共同特点都能从坎坷人生逆境心烦中排忧解困,自寻乐趣,自得其乐。
    柳宗元,一生累遭打击。先是作为革新派骨干被贬谪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继在尚未履职的南下途中,复被贬低为永州员外司马;后又遭遇老母辞世,幼女夭丧之痛。柳宗元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则是“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其在《访得西山宴游记》云:“悠悠手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天人一体,物我两忘。”自然之美妙,让其忘却被贬的苦闷,失去亲人的悲痛,以超然的态度,徜徉山水,吟诗赋文,借以销愁,从中得乐。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困,在母亲抚育下,“画地学书”,自强不息,终成学识渊博之士,欧阳为官“论事切直”,“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不仅支持范仲淹同保守派的斗争,而且为范仲淹被贬为邓州(今河南邓县)知州上疏力争,自己因此也被贬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写于被贬滁州的第二年。《记》云:“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欧阳修坎坷人生,官场失意,但他以旷达遣愁,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仁政,著书立说,与民同乐,实难能可贵。
    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改嫁。从小外出求学,昼夜苦读。“庆历新政”失败被贬为邓州知州。无论在地方任职,还是京居高位,他都为政清廉,忧国忧民,生活俭朴。范公拒绝“子弟请治第洛阳”“树园圃”颐享晚年的故事,广为流传,留于后人名言:“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洛阳多花园,哪都可赏,何必自有才欢。”其《岳阳楼记》是在贬为邓州知州时,为应滕子京的要求而写。范、滕同为“迁客”,范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不以物喜,不为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封建王朝高官,能发出震人肺腑的高洁人生,后天下而乐的千古绝唱,实令人崇敬。
    我的八十春秋,生活先苦后乐,处境顺多逆少,身体状况,青壮如牛,老大病缠身。人生旅途坎坷,喜忧参半。我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抛开烦恼,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过去比,不和他人比;放松心情,吃香睡好;坚持锻炼,祛病强身;面对现实,不好高骛远。我的人生快乐观,自寻乐趣,自得其乐,其乐无穷。我在学习实践古今名人“三乐”诗词文赋的阶梯上,仰慕先贤,推陈出新,反复推敲,撰写了许多排忧解难,自寻乐趣,自得其乐的习作。
    一是,读书看报,享受快乐。在职时,业余唯一爱好就是读书、假日逛新华书店。去职后,工作卸肩,儿女成家,没有负担,时间充裕,是猎取知识的好时光,读书、看报、上网已成为我晚年生活的主旋律。我家居室简陋,唯一显眼的是四壁书画,四个书櫃,且床头、桌角皆堆满书藉。写诗作文必须多读多写,没有捷径可走。智慧开启未来,知识慰藉心灵。《古稀生日述怀》之三云:“从心莫道桑榆晚,伏骥扬鞭自奋蹄。广泛掌握新知识,开拓运用高科技。诗联书法全攻读,文史艺术都学习。不为名利图爱好,只寻乐趣怡心扉。”读书,使我充满情趣,人生因读书而精彩,生活因读书而充实,心灵因读书而乐观,人际因读书而和谐,作品因读书而质高。《重瞻花明楼》就是在涉猎古今名著的基础上,在师友们的帮助下,数易其稿,被省老干诗协评为2009年度优秀作品。
《重瞻花明楼》
春风又绿潭前树,靳水围山百鸟鸣。
再谒故居勋业永,重温两论劭风承。
当年月落乌啼泪,此日花明燕舞情。
雾净风清功过定,丰碑矗立兆民崇。
    二是,古稀入校,探骊欢笑。余从2000年初开始,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老年书画课堂、湖南医科大学老年大学、湖南省老年大学、雨花区老年大学学习行书书法、电脑、诗词,楹联 、散曲、汉语拼音……,现仍在三所老年大学每周听三个半天的课。老年大学确是一块“净土”,一方“和谐乐园”。是拜师求教,会友聊天,切磋技艺的杏坛。无论心里有何忧愁烦恼或不顺心的事,一进入老年大学这和谐校园就会烟消云散。《【南中吕·普乐天】就读老年大学十周年唱吟》曰:“少从戎,壮主教。花甲退位,古稀入校。三堂课不重,十载志未消。学海探骊心欢笑,吟诗词更觉逍遥。黉门挚僚,切磋友好,远胜管鲍。”概述了我上老年大学的欢乐愉快心情。杨斌文《小重山·读佘寿彭诗联文稿》云:“捧读辞章耳目新,夜阑人末寐,细思君。十三学艺少从军。知民瘼,效雨涤埃尘。    重甲又逢春。南楼研雅韵,味清醇。一回相聚一回亲。皆因是,共砚乐黄昏。”这词是余省老年大学亦师亦友的同班学长杨老,以更高的境界,更丰富的内涵说明上老年大学同趣共乐的和谐生活,互切互磋的创优情结。
    三、笔耕不辍,虽苦还甜。余十七岁携笔从戎,先后任团青年股“文书”、师政秘书、军区后勤党委秘书、省政协教育组特约委员兼秘书……数十年笔耕不辍。自撰出版《雁过留声》;参与编撰出版《从松花江畔到天涯海角》等四本回忆录,有四百多篇诗词曲联暨文章、格言被《胜利之歌》、《国学十年》、《中国老年诗词艺术全集》、《中华名人格言》、《共铸长城》、《天涯军魂》、《神农颂》、《湖湘古今散曲选》、《湖湘新韵》、《国寿之歌》、《军事博览报》、《老年日报》、《老年人》杂志、《湖南诗词》、《湖南老年诗词笔谈》等全国、省、市书报刊收录。“爬方格”者皆有体会,当接受任务未交差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但当自己觅得一句得意之句,或一旦完成自己满意、朋友认可的作品时,那种苦中有乐的快活感心领神会。《退休十年抒怀》云:倏悠退休己十年,卸肩老骥未偷闲。曾任育才董事长,也担群团领导銜。参编师团回忆录,主撰《佘氏怀远》篇。老年课堂学诗词,病躯驮载苦亦甜。《病危抒怀》云:“寿晋七十三,百事都不探,只思自版书,了却人生愿。”“固疾频出险,,抢时苦编撰。病榻改书稿,恐逝付梓前。”足见我出书的决心和毅力。
    四是,爱山乐水,旅游为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喜欢旅游,游览过祖国许多名山大川,名城胜地,先烈故居,屈指算来,有六七十处,每到一处,即吟诗一首或数首,抒爱国之情,寄报国之志,缅敬仰之情。登泰山之顶,则有“玉皇远眺众小山”之感;攀长城之巅,则兴“中华巨龙惊寰宇”之叹;临西子湖畔,作“如幕如帘又如丝”之词;览蓬莱胜境,吟“东坡卧碑古今闻”之句。我的山水诗,虽然不刻意雕琢,但诗中有我,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满山杜鹃向阳开,不尽湘江绕城来。”(岳麓山);“洞庭八百天下水,胜迹千年神话优。”(洞庭湖);“天高海阔极目眺,不登望海虚此行。”(北戴河);“白云观海天地宽,棒锤听浪耳非闲。”(大连);“欢唱鸟雀歌如诗,戏水蝴蝶竞自由”(金鞭溪);“截断巫山葛洲坝,平湖横卧彩灯虹。”(三峡);“万丈深壑难见底,千耸石林雾里现。”(张家界),吟咏这些诗句,胸襟会豁然开朗,精神会随之升华。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的山水诗,既状山川之美,又抒胸中之豪,物我双会,旅游为乐。我的习作《偕妻重游武汉东湖》入选省老年大学诗词吟唱会吟唱,并录入《心花一束》选集,受到省内名家的好评:“作者于1957年2月偕恋人初临东湖,定情终身。47年后,儿女成行,全家旧地重游,忆旧观新,感慨良多。他将‘华发’、‘青丝’、‘杨柳’、‘阁亭’‘游艇’、‘春岸’、‘夕阳’,甚至‘楼前’、‘泽畔’的‘钟情语’、‘素影踪’等等,经过精心提炼、组合,融入诗中,不仅丰富了题材的内涵,还提高了诗作的品位。”、“其乐融融、神清气爽,乃和谐社会之一曲赞歌。未喊空洞政治口号,仅写个人心灵感受,但盛世情怀溢于言表。”
偕妻重游武汉东湖
相偕重赏乐湖景,华发青丝迥异同。
杨柳萌芽春岸绿,阁亭映日夕阳红。
楼前犹记钟情语,泽畔曾留素影踪。
游艇悠悠心自阔,沿堤携手沐和风。
    行文至此,使我们充分感悟到:“自得其乐”确是人生乐趣的基石,和谐生活的阳光。现将《喜晋七十有八杂吟,兼答友人关怀》做为本文结尾,以求抛砖引玉。
喜晋七十有八杂吟  兼答友人关怀(有序、新韵)
    “谈到“关于调整高级知识分子购房面积控制标准时,有人说我‘傻’,‘缺乏远见’,如果当年在中学不让‘职称’、‘调级指标’和‘房子’,现在也可享受副厅级待遇,住上110平方米的房子。”撰诗四首抒怀。“
(一)
无悔诚心让职称,群贤厚惠跃龙门。
薪低房窄堪颐老,后浪超前事业兴。
(二)
蔬菜清汤五谷飧,无争无欲善其身。
休闲陋室风光好,鸟叫花红绿树荫。
(三)
耋耄年华本已稀,抗病排险更为奇。
最怜老伴相依乐,三女随呼功盛祁。
(四)
年高岂让笔尘封,嚼宋含唐风韵勤。
志大才疏难博雅,拜师请教实虔诚。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湖南医科大学九号信箱  邮编:410078
联系电话:0731——84485462  手机:13327316796
电子邮箱:sheshoupeng@yahoo.com.cn 
QQ邮箱:435738248@qq.com   偌称:快乐老人家 
 
 
 
 

发布时间:2012/6/2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