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本无事52 2013.5.26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12
天下本无事52

有位作家说,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戒烟,我一年可以戒几十回。到底是大师级水平,人们一听就明白,他是正话反说:戒烟难于上青天。
我父亲是村里有名的一杆老烟枪,除了睡觉和吃饭,嘴唇似乎没有离开过烟卷。还真佩服他老人家,一支烟刁在嘴上,手都用不着动一下,居然可以从头抽到尾,烟子就要熏到眼睛了,他把头稍稍摆动,就免受了眼泪直往外冒之苦,这种本事可不是所有的烟民都具备的。当然,他抽的都是两块钱左右一盒的劣质烟。他享受抽烟的乐趣,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不到50岁的时候,有天咳个不停,想尽了办法就是止不住,只好在母亲的再三规劝下到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吓了家人一大跳:肺癌晚期。母亲以泪洗面,瘦了一圈。我火急火燎地请了假从单位赶回来,建议他去大医院检查。他在省人民医院折腾了一天,大夫虽然排除了癌症的结论,但建议他立即戒烟,因为肺部阴影很明显,属于重度肺炎,发展下去就很难说了。父亲一咬牙,从此再也不抽一口烟。我笑他创造出人类戒烟史上的一个奇迹。我有一年的除夕夜喝酒时要他介绍戒烟的经验,并且赞扬他重视身体健康有毅力有恒心,谁知他淡淡地说,哪里是怕死啊,我其实是算了一下经济账,每天三盒,6块,一年下来就是几亩田的收入,实在不划算,就借闹肺炎的机会戒了。从他的眼神看,我相信他没有对儿子说假话。
在我认识的人中间,烟瘾大得出奇的,除了我父亲就是税务局的老书记了。两个人如果进行一场抽烟擂台赛,估计会厮杀得难解难分。老书记在位时告诉我,他每天早上不抽三支烟从卫生间起不了身。这话我信,有天和他同桌吃饭,他边喝边抽,足足消灭了半盒。在我的印象中,他抽的烟档次都不低,至少是“芙蓉王”。我大学分配到税务局就是他拍的板,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我的恩人,为了表示感谢,花两千多块买了几条“软中华”送给他。我有次用巴结的口吻劝他说,烟抽多了损害身体健康,并且很诚恳地以我父亲为例希望他戒烟。他却说,小刘啊,抽烟的危害我比你懂,不过呢,那都是西医的说法,中医不把抽烟的危害看得那么严重,我的老父亲今年92了,烟瘾比我还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到底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讲起话来一不小心就夹杂了政治术语。我当然不好再说什么。老书记退休三年了,我很少再遇到他。有天我在公园带孩子玩,听到一个声音喊,小刘小刘。原来是老书记。我很高兴,说,许久不见了,身体还好吧。他说,差不多吧。我赶紧掏烟敬他,不料他把手一摆说,戒了。我问戒了多久,他说,三年。就是说,他退休后就把烟戒了。我本想问,你不是说抽烟对身体并没有多大的危害吗,怎么戒了?不过转念想到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便打住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我父亲和老书记同样是戒烟,父亲的动机是把烟钱省下来用于日常生活,难道老书记也是为了省钱?按道理不是,抽抽“芙蓉王”之类应当不成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到了半夜正要迷迷糊糊地睡去,忽然,一个答案跃进了我的脑海:老书记在位时前呼后拥高朋满座,抽的烟全是别人孝敬的,退下来后只有极少数铁杆部下过年的时候偶尔送送了。为了避免抽烟时回顾起昔日的荣光而带来痛苦,于是,一咬牙就把烟戒了。我继续想,是不是啊老书记,我如果猜错了,请原谅,原谅我这小生产者的儿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011-10-30
发布时间:2013/5/26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