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本无事65 2013.8.14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04
天下本无事65

我在外边吃饭每餐必喝。我的酒量和酒瘾虽然不大,也得喝上二两三两的。有一次一个熟人请我吃饭居然忘了上酒,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唉,可惜了一桌好饭菜。弄得主人很不好意思,只得叫服务员拿来一瓶白酒硬着头皮陪我喝,饭没吃完,两个人都醉了。可不知为什么,我和家人一起吃饭对酒没一点兴趣,不但没有,甚至还有些反感。老婆笑我是喝自己的心痛,喝人家的认为是占了便宜。我说那倒也不是。她问,究竟是为什么?我想了一会得出了结论:氛围。这氛围哪怕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同样起作用。她肯定说,嗯,有道理。我继续说,气氛一旦上来,可别低估它的力量。还是说这喝酒吧,一旦上了桌子,在气氛的渲染中,众人的情绪就再也控制不住了,于是,你喝我喝大家喝,经常是一醉方休,什么喝酒误事、损害身体健康等等担心一古脑地扔到了脑后,哪怕是平时对酒并不感兴趣的人也在所难免。老婆说,精辟。我本来想开个小玩笑,说她是“屁精”,只是想到她是真心实意赞同我的看法,才把到了嘴边的幽默收回。
我注意到,氛围的作用如此之大,有时竟可以暂时地打败真理。有次家里来了客人由我做饭,我煮鱼像往常一样放盐。吃饭的时候老婆夹了一块鱼肉吞下去,马上皱着眉头说,是不是最近超市食盐免费啊。大家愣了一会才回过神来,明白她是在责备我盐放多了。客人都是些亲戚,此刻都不顾及我的面子,伸出筷子吃了一口后都连连点头,说,的确,的确。的确个屁,其实根本就不咸,那一餐吃得最干净的还是那条三斤重的草鱼。客人走后,我问老婆:“今天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鱼好像有点咸。我哭笑不得。就因为她的“好像”,当然也因为她的涵养不够,弄得客人被错误地导了向。客人纷纷表示同意错误的意见,是不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一定是对的,因此,我跟跟风也错不到哪里去。除了大多数人是受到心理影响外,还有少数人虽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但是碍于情面,也就随声附和了。反过来,如果一意孤行地否定众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看法,倒显得不大合乎情理。当然,“死要面子活受罪”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要说咱们中国人的对跟风情有独钟很有些时日了。大跃进那会某省喊出了水稻亩产一万斤的口号,其他省就立即唱出一万两千斤甚至一万五千斤的高调。更搞笑的是,领袖写的字明明错了,有的书法家居然说那是了不起的独创,其他书法家也连连称是。唉,跟来跟去,吃亏的还不是咱中国人自己?我以后遇到问题应当不以别人的评价为评价,要用自己的脑子想事情,尽量避免心理暗示的干扰,这样做,至少活出了自己。
2011-12-4
发布时间:2013/8/14 【打印此页】
下一篇:天下本无事64 20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