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端阳讲堂>>自由论坛

天下本无事95 2014.9.8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436

 
天下本无事95
     过两天就是新年了,按照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除夕看春晚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程序。吃过年夜饭,人们就开始坐在电视机前面守候,直至舞台上《难忘今宵》的音乐声响起才罢休,期间连上卫生间都是来去匆匆,生怕耽误了时间。可问题在于,他们一边关电视机一边牢骚满腹地抱怨:又是那几张老面孔转来转去,节目也太老套,真没劲,还不如来几圈麻将呢。可是第二年呢,依然故我。
     网上说,今赵本山将缺席年的春晚。原因呢,莫衷一是,有人说本山大叔身体欠佳,有人说他的小品质量差,而更有人说是他与中央电视台闹矛盾,等等。暂且不管是何种原因,他和赵家班的退出本身就是轰动的新闻。
      平心而论,这些年来老赵给全国的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人们熟悉了他那顶旧帽子、时而出现的怪笑以及并不“规范”的脚步。他的身影一出现,电视机前便掀起了一片笑声。在当今艺术界像赵本山那样受到观众欢迎的,无出其右者。
     一个辽宁铁岭跟着瞎子叔叔长大的苦孩子,要不是搭帮春晚舞台,现在恐怕还在乡镇的草台班子演低俗的“二人转”呢。今非昔比了,赵本山的本山传媒、豪宅、会所、私人飞机乃至再婚的漂亮妻子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赵本山之所以成为了群众喜爱的艺术家,最根本的,还是他表演的是草根的故事以及他本身具有的喜剧素质,除此以外。“学院派”并不缺乏艺术天分,并且为之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可就是达不到赵本山受观众喜爱的程度。这是不是有点冤?确实,群众的欣赏能力只有那么强,极大地局限了许多优秀艺术工作者水平的进一步发挥。打个比方,《我的太阳》与《浏阳河》相比,前者在音乐殿堂中占有高得多的地位,可观众喜爱的并不多而后者却受到普遍的欢迎。不可否认,这与民族欣赏的口味有关。
不过,音乐欣赏的水平是文化素质的反应。中国需要下里巴人,更需要阳春白雪。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当人类共同的艺术遗产《等待多戈》、《天鹅湖》等等与赵本山同样受到欢迎的时候,我们已经向实现人的现代化跨进了一大步。
2012-1-21
 
 

发布时间:2014/9/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