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端阳讲堂>>快乐人生传

五毛钱报考中专技校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377

 
五毛钱报考中专技校
 
 
    1955年秋,二兄宜秋报考中专技校。
    宜兄出生于1936年。1944年即随父亲在蒙馆、夜校读书,1950年初又在父亲主持的新式学堂—族办芳规小学补习。1950年秋,芳规小学被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文竹初级小学校,宜兄在父亲的一个好友介绍下,到蒸上中学读初中。
    蒸上中学是由20世纪初开办的杨塘书院发展而来。20年代为杨塘师范学校,30年代为杨塘小学,40年代为私立会辅初级中学,1950年秋更名为私立蒸上中学。1951年下期,学校由杨塘迁址佘田桥。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与私立行易中学合并为邵东县初级中学,共11个班,500余人,宜兄在初6班。1953年,学校又迁邵东县城两市镇茅坪。1954 年上期,学校更名为湖南邵东县第一初级中学。下期,学生人数大增,共16个班,900多人,校舍不够用,复于邵东佘田桥设立分校,宜兄又回到了佘田桥。
    宜兄1954底初中毕业,在家呆了半年。第二年,他决定到衡阳去报考中专技校。衡阳离我们家有40多里。那时,我们那乡村,读书人很少,初中毕业的仅宜兄一个。宜兄在县城读过书,见过世面,而且年纪也不少,一人走路去报考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要吃要住,哪来的钱。当时,全家仅有母亲卖鸡蛋得来的五毛钱,本打算用来买盐的,父亲把它全部给了宜兄,说:“你都拿去吧!”
宜兄接过父亲给他的五毛钱,什么也没说,默默地走了。
    过了两天,宜兄考完回家,带回了一包盐。他把盐交给母亲后,又把父亲给他的那五毛钱原封不动地还给了父亲,接着说:“我找了一家店铺老板,利用考试的休息时间给他做事,他包我住,包我吃,临走时还打发我五毛钱,我就用这五毛钱买了盐,原来的五毛钱没有动。”
    父亲母亲听了,没有表扬。母亲收起了盐,父亲收起了钱。不过,后来我去县城读中学时,父母亲都给我讲起过宜兄五毛钱报考中专技校的事。那时,宜兄在武汉建筑工程学校读书,都快毕业了。后来宜兄还告诉我,那次去衡阳报考中专技校,为了找事做,闯入了一个粮食仓库,差点被人当贼抓起来,好险啊!
 
 

发布时间:2007/4/11 【打印此页】
上一篇蹲石墩
下一篇逃过抓夫一难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