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倡“娄底精神”为“血性”
来源:万星楼网站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735
再倡“娄底精神”为“血性”

2006年7月7日,中共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在市委常委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商讨娄底老街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问题,并宴请与会的专家学者。
本站站长佘国纲先生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在会上谈了两点建议。

一、建议明确“血性”为“娄底精神”,为“娄底文化的主题”。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说:“血性者,世界之所以立,人类之所以生也。无血性,则无人类无世界也。”早在19世纪,娄底人曾国藩就力倡“血诚”;20世纪早期,有教育之神誊称的娄底人罗辀重主办陶龛学校,则以“血性”为校训,实施“血性教育”,成为“血性启蒙的实践家与教育家”。他们提倡的“血诚”、“血性”,就是“信与义”,就是“诚实与责任”。而“血性”从字义上理解,就是“至真(输血,血型来不得半点虚假)”、“至善(血,维系人的生命)”、“至美(血,鲜艳如火)”,而“真、善、美”的血脉又可以传承。娄底最有资格定“血性”为娄底地方精神。
二、建议在娄底老街附近重建陶龛学校。可名为“罗辀重素养教育实验学校”或“血性学舍”。原陶龛学校离老街很近,弘扬“血性精神”的《陶龛旬报》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在老街的文化书社印刷的。“实验学校(学舍)”仍为私立学校,政府给予一等补助;学校要全面继承和发展罗辀重的“血性教育”(即素养教育)思想;首先可主要全免费招收孤儿入学,招生范围从市到省乃至全国及海内外。
发布时间:2008/9/28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