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纪念特刊>>佘公调生诞辰百周年祭

爷爷的故事(11)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999

 
 
纪念佘公调生诞辰100周年
 
——爷爷的故事(11)
 
山村放羊娃
 
    1949年6月3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爸爸五岁了!
    先天晚上,奶奶煮了两个鸡蛋给我爸爸吃,家里其他的人没得吃,因为第二天是我爸爸的生日。不过,奶奶包的粽子,端午这天全家个个都有吃。在吃粽子的时候,爷爷宣布:“今天,端阳五岁了,该干活了。从明天起,放羊的活就是你的了!”
    养羊,是我们佘家的一个特色。听人说,我的爷爷从小就帮家里放牛,做零碎事。成年后,他在学医行医从政从教之余,还利用家对门竹山之便,用竹笋壳打草鞋,破竹片织土箕、编竹椅。他靠瞟学无师自通,打的草鞋除了自家人用,还能卖钱。1943年,他买回一头母羊,精心饲养。母羊后来繁殖成群,最多时达15头。逢年过节,家里不仅杀猪,还可宰羊,在当地罕见。他从母羊受精、产仔,到羊的食料及疾病的防治,均积累了许多经验。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像他一样从小养成劳动的好习惯,子女们也乐意接受这样的熏陶。
    我爸爸从五岁开始放羊,一放就是8年,成了道地的山村放羊娃。当时,在牧放牛羊的孩子们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看牛好玩,看马好骑,看羊走烂脚板皮!”爸爸看羊自然是很辛苦的,但也是很快乐的,跟着羊在山上到处走,也别有一番滋味。
    我爸爸小时候,除了放羊,还要扯猪草、砍柴,插田、割禾。当然,主要任务是放羊。他放的羊,开始多达七八只。后来,读初小、高小,才减少到三四只。1957年秋,爸爸考上了初中,爷爷决定把最后两只羊杀掉,爸爸还真有点舍不得。但舍不得也得舍,爸爸读的初中在县城,离家太远。从此,爸爸便结束了放羊的生涯,我们家也结束了养羊的历史。
    2004年春节,爸爸带我回了老家。到白茅山为奶奶扫墓,山边屋里突然窜出一只羊,围着我爸爸转,咩咩地叫,好像与我爸爸似曾相识。我掏出相机,给爸爸留下了一张与羊的合影。
 
 
 

发布时间:2009/6/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