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纪念特刊>>佘公调生诞辰百周年祭

爷爷的故事(19)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485

 
 
纪念佘公调生诞辰100周年
——爷爷的故事(19)
 
 
大舅爷爷的祁剧团
    1954年初的一天,衡阳县祁剧团在我们文竹小学搭台唱戏。
    祁剧,又称祁阳戏,形成于明代中叶,因发祥于湖南祁阳(今祁阳、祁东)而得名。俗话说:“打不过东安,唱不过祁阳!”祁剧是湖南历史悠久、流布地域很广、影响较大的地方大戏剧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衡阳地区先后建立过4个专业祁剧团,其中的衡阳县祁剧团是我的大舅爷爷曾广成于1953年组建的。大舅爷爷担任团长不久,便带领剧团到邵阳地区巡回演出,我的爷爷说他是“衣锦还乡”。他首先是在自家所在地桥边塘演出,到我们文竹演出是他们的第二站。爷爷奶奶不知为什么坚决不去看戏,但并不阻拦我爸去看戏、找大舅爷爷。大舅爷爷,我爸曾在外婆家见过几次,胖胖的、矮矮的。爸爸到了文竹学校,人山人海,根本看不到台上,也没有碰上大舅爷爷,扫兴而归。
    1958年反右倾,爸爸听说大舅爷爷出了事,衡阳县祁剧团也被迫解散了。
    二伯60岁时在和爸爸谈往事中提到:1953年爷爷被管制,不能行医,也不能开药店,家里很困难,奶奶找过大舅爷爷,想借点钱供他去上学,大舅爷爷却不予理采。后来大舅爷爷自己出了事,奶奶便原谅了他。可大舅爷爷对自己出的事总是想不通,最终自尽了。
    爸爸这才终于明白了1954年大舅爷爷带剧团到了我们家门口而不来看我们,而我的爷爷奶奶也不愿去见他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0/2/5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