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第八节 校友服务制(全节)2014.12.4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69

 
 
第八节  校友服务制
 
第三章 “素养教育”的制度举措
 
第八节  校友服务制
 
 
    “校友服务制”,是1927年罗辀重在陶龛学校正式制订实施的。但在此之前,陶龛学校已有以工读的为形式的校友服务。
    20世纪初,中国湖南农村十分贫困,乡村尚有一些私塾,新式学校办的不多,招的学生很少。就是陶龛学校,每年招收的也仅几十人。不仅贫困家庭的孩子很少上学,就是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不少也是上的私塾,特别是女孩子,上学的极少。那时,“政府提倡新学,查禁私塾,但禁而不止。私塾与新学并存发展。1937年左右,今冷水江大湾里还办过一所女私塾,学生10余人,教师学生全为女性。1949年,(娄底)境内外仍有私塾约700所,其中新化约400所,学生约4200人。冷水江铎山石湾于清末开办的‘岳公书屋’,直到1952年才停办。”(《湘中教育志》p7)。
    1920年,罗辀重留美归国,重主陶龛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扩大学校规模,尽可能多地招收贫困子弟和女生入学。
    罗辀重注意到,当时,小学义务教育在湘中尚在试行阶段,乡村群众对子女上学,特别是对女孩上学接受“教育”不太热心,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上学要学费,交不起;二是认为在农村,男孩子上个私塾,认几个字就可以了,女孩子不识字也没关系。
    为此,罗辀重一方面自己“加捐田租百硕为建校预备金”(《陶龛校志》),把自己绝大部分家产投入办学,把学费压得很低,让极度贫困的学生免费入学,并采取招收工读生、以工以物代学费等方式,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入学。另一方面,向学生、向家长、向整个社会宣传“国民要受教育是一种义务”。
    陶龛的老师们利用上课、集会、家访、写信、出报刊等各种方式作宣传:“在建国的时候,需要千千万万的新式农人,需要千千万万的新式工人”,就农村而言,做为农民,必须“准备强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 (《罗辀重文集p107》)。 同时,他还破天荒聘请女教师,大量招收女学生。
在罗辀重的努力下,白鹭湾一带的学龄儿童绝大部分入了学,而且一些超龄的青年也因陶龛学校设立补习科,得到了求学机会。特别是女孩子大多获得了求学机会。1924年,陶龛学校“添办乡村师范部”,招了一个男生班,也招了一个女生班”。1926年,该校“学生人数骤增,原有校舍不敷,特借附近车坪里为初小部及女生宿舍。(《陶龛校志》)
    陶龛学校新增的学生,一部分是从私塾转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从别的新式小学慕名转来的,但大多数还是本地和外地的免费贫困生。
    陶龛学校的免费生常年有三种,一是赤贫学生,二是导师子女,三是(家境较为贫困的)模范学生。陶龛对成绩特优学生免费就读始于1925年。1925年至1927年就读陶龛学校的北京校友蒋杏江(昌第)回忆说:“我在母校读书两年半……在‘血性’教育的哺育下成为体、德、智、美、群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我曾被选为第一届模范学生,全校语文竞赛获第一名,全班成绩取优,年年免费。”
    免费生主要是免除学杂费。”这些免费学生,他们的学杂费免除后,有的仍因缺乏伙食费及其他费用而难以坚持学习,于是学校就给予优待,让他们边学习、边做工,也就是在学校服务,如在“茶水处”、“灯油室”、“洗澡处”、“印刷室”、“爱迪生院”、 “缝纫室”、“病人疗养室”、“图书室”、“理发室”、“合作社”做工。这实际上就是校友服务制的开始。
    经过努力,陶龛学校的规模扩大了,每期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每年结业的学生由几年一个班,发展每期一个班。据《陶龛学校年鉴》记载,从1924年开始,陶龛学校每年至少暑假有一个高小班毕业,寒假也有一个高小班毕业。
    陶龛学校学生多了,于是毕业生的出路,即就业与升学的问题摆到了罗辀重的面前。罗辀重认为:“就业”就是“服务”。他首先注重对学生、对家长进行思想引导,正确对待“就业与升学的问题”。
    罗辀重曾在《陶龛旬报》公开答复一个校友的来信,正标题为“升学与服务”。他说:“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你正陷在‘升学不能,服务不愿’之苦闷中”。他指出:“凡事要有一种目的”(《罗辀重文集p104》)。当时,青年中“有一种升学狂热”,“对某事已具狂热,则其目的应是非常明显”,他“揣测,升学目的,不外下列三种:1、为求高深的学问。2、为扩大服务能力,找到服务机会。3、为升官发财,图舒适优越的生活(或说为解决生活问题)”。
    对靠“升学”来达到上述三种“目的”,罗辀重指出:“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如“求高深的学问,不一定要在学校才学得,古今中外好些著名学者,反而不是学校出身的”;又如“服务能力,在校外学习,反而实际得多”,至于“服务机会,随处皆是,也不定要在学校毕业”;再如“升官发财”,“在政治上轨道之日,一切全凭本领才干,不管你是否学校毕业。即使做了官,官是国民公仆,应该比百姓还苦。在政治清明时,除了俸给外,没有什么‘外快’(额外收入)可得,那时的老百姓,也不容你任意需索,想从做官来发财,恐怕是梦想了”。
同时,罗辀重针对当时小学毕业生升中学的机会少,而直接参加服务(生产劳动)又还年幼无力的情况,在陶龛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措施,让学生青年转化成职业青年,如开设“特科班”、“升准班”、“中实班”等。
    “特科班”,原是为已达青年期而未受基础教育的人开设的,以一年的时间授完高小的功课,使之具备公民资格和自学能力,然后按教育部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进行如家艺科、养殖科、应化科、文书科、图书馆员训练科之类的训练,使学生至少有一门专长,以应国家社会各部门之急需。在学习期中乃至结业以后一有机会,学校还专为介绍推荐。
    “升准班”,顾名思义,就是升学准备班。1936年求学陶龛的台湾校友刘钟棋回忆说:“我在陶龛学校只有一个学期,当时的升准班。陶校那种教育方式,确实是进步而有效的。”
    “中实班”,始于1938年,当时称为“战时农村中学实验班”,旨在实验教育适应战时形势之转变,而让学生不仅受到中学的课程教育,而且受战时的生活教育,应变的教育、自给的教育,以解除因战乱中学锐减、学生升学难,就业亦不易,回乡生产又不会等等的困忧。抗战胜利后这个班仍继续办下来,但重点已旋到尚未成年的小学毕业生转化为新式农民的技术教育方面。深受农家的欢迎。
罗辀重对于中小学毕业生的出路,“始终主张”:“无力升学的,则尽有别的路可走”,但“有力升学的,当然劝他‘升学去’。(《罗辀重文集p105》)。
    还在罗辀重留学尚未回国的1918年,陶龛学校就“订立贷费章程,帮助本校毕业生上进” (1946年《陶龛学校年鉴》)。罗辀重回国后,则于1927年正式建立“校友服务制”。其章程规定:“毕业生学行俱优无力升学者留校服务,供膳并酌给薪水,仍另设升学预备科及服务校友进修会,预备升学”。
   此后二十多年中,陶龛留校服务的校友累计数以百计,具体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毕业后便留校工作、继续学习,待他们有了积蓄或有了机会时再去升学或就业,这种类型人数较多。
    二是先由学校出资送他们去高一级学校学习,等毕业后再回校服务若干年。这类人数不多,作用却很大。
    罗辀重这样做,为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创造了求学、就业的机会,也更有效地促进了贫寒的农家子弟的学业进步和“血性”人格的养成。
    1996年,曾求学于陶龛20班的美国新西州的校友罗宗藩,在《永怀恩师》一文中说:“我初进陶龛学校时,最先见到的是辀重老师。我出身农家,家境贫寒,他知道我经济环境不好,满口答应我减免学费。毕业后(20班1932年毕业)我无力升学,就留我在学校里当服务生,半工半读,牵引我迈进浩瀚的学海,博览万有文库,钻研新知。由于辀师的鞭策鼓励,使我在学业方面突飞猛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人格方面,更是薰染濡沐,养成了一个血性的本性,春风风人,永远回绕在我的脑海中。”
    陶龛学校校友服务制章程规定,校友服务有薪水,但罗氏族人在校任职都只供膳食,不支薪水。罗辀重的长女被送到晓庄、南京金大学习,也按章程回校服务,并一人主待中实班工作多年,所有学生都做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劳动,如扫地、洗衣、送水、理发等均以团体互助或纳人职业陶治活动加以组织。
      罗辀重正式制订实施校友服务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解决素养教育所缺师资。他曾发表《师范教育放言》,寄希望于师范教育,但它的观念当时很少人能够接受。他也曾自己开设过师范班,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无能长久下去。
    陶龛长沙校友曾楚樵在《陶龛学校和辀重先生》一文中说:“陶龛学校有相当好的师资条件。在师资问题上,辀重先生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依靠校友”,罗辀重对“凡是在陶龛上过学的,不论毕业与否,都千方百计取得联系。遇有校友返校,总是热情接待,使每个校友都把学校看成真正的‘母校’,有女回娘家的亲切感。通过这个渠道,学校获得了广泛的师资来源。
    在陶龛学校任教的,大部分都是母校以往的毕业生或肄业生。他们“受过母校的薰陶,尽管待遇菲薄,在辀重先生办学精神的感召之下,都能为学校尽力,使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组织得井井有序”(《陶龛九十校庆文献》p180)。没有求学过陶龛的教职工,也都能以“血性”要求自己,也称自己是陶龛校友(特别校友)。1946年上学期,陶龛学校举行四十周年校庆时,在职教职工共24人,男15人女9人,其中校友17人,特别校友7人。
    陶龛学校台北市校友杨烈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两度服务母校。1991年,她在《忆母校》一文中说:孩提时候的我,就是这儿培植出来的。青年时,我憧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甫从高师毕业,幸运地被辀师征召服务母校。忝列师门的我,仅是一个平凡的摆渡者,在恩师的领导下细心进修,吸收新的活知识,充实自己,忠实地为学生们撑篙掌舵。很幸运,获得大家的信赖,并维系师生情缘,阔别多年重逢,依然情同手足。我两度服务母校达6年之久。可说中年时代的我,也是由这儿培训出来的。
    陶龛校友喻凯(子敦)(广州铁路局卫生处医师)回忆:“我6岁时即接受罗幼稚教育,后在10班读小学。1943年回校当校医奉师命,接种牛痘,注射霍乱伤寒预防疫苗,数十年追随。1944年奉舟师命,在校年长同学20余人向宁乡横山驻军(73)投军参加抗日。”
    1932年至1934年就读陶龛(高小20班)的原湖南省民革主任刘秋长,在《旧事难忘忆母校》中说:陶龛学校“藏书丰富,课外读物多,精神粮食充足。母校所有图书报刊杂志都集中在图书馆保管使用。凡适合儿童和青少年阅读的书刊和课外补充读物,母校都着意订购,如古今文学要籍、历史故事、万有文库全籍等均购置收藏。图书馆除4间书房都满架图书外,还有宽大的阅览室。每逢旬休日整天开放,平日下课后也开放供师生借书阅览”,“我那时因家境贫困,无力升学,留在母校同罗光禄姐姐管理图书。我们按最新图书管理学方法将藏书分类编排,借书取书,手脚快当,曾获得读者好评”。
    20世纪30、40年代,陶龛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校友。校友中,涌现了诸如刘汉初、周练白、李少白、朱道兴、刘钦武、罗萼辉、罗光玲、罗健阳、李泽湘、罗光缨、等一大批陶龛名师。刘汉初1927年求学陶龛,李少白1938求学陶龛。这批经过“血性”教育的本校学生,年龄又与学生十分接近,因而融治了师生关系,活跃了学校气氛,更有利于“陶龛风”的形成与发展。
    罗辀重在自己素养教育的实验基地陶龛学校,实施学校家庭化,教师“须认定自己造人,不只是在教书”,视学生如子女;学生“对于教师,须当作自己的‘造化主’与父母生育有同样的恩惠”,学校要成为“和气”的大“家庭”(《罗輈重文集》193)。学校既然成为了“家庭”,教师与学生都得为家庭“服务”。
    教师为“家庭”服务,主要就是“重视儿童,为儿童服务,解决儿童困难,正如园丁之培植花木,打探花木一样,决不能反而去役使儿童,打击儿童” (《罗輈重文集》193)。有人搬出孔子的话“先生馔,弟子服其劳”,认为教师可以“役使儿童”。罗輈重说:“‘先生馔,弟子服其劳’只能行之于大学校(大学教授是学者,多半年龄已老,艰于行动,大学生自然要加以扶助)。若小学校之学生,则正需要帮助儿童穿衣吃饭哩!”,(《罗輈重文集》194)。
    20世纪20至40年代,陶龛学校很罕见“役使儿童”之事。学生和家长大都不知道给老师送礼和替老师办事为何事。当地民间至今流传“我家的猪没脘心”的故事。
    故事说,陶龛学校有个被称为“诚伢子”的跳皮捣蛋学生,他的导师长得很胖,人称“胖老师”。一天,诚伢子玩耍得又是一身泥,胖老师一边给他换洗一边生气地说:“你这么搞,把我的心都操碎了,快回去叫你父亲送个猪脘心来。”诚讶子虽然跳皮,老师的话倒是很听。他回到家,真的向父亲要猪脘心。诚讶子的父亲是个屠父,听了很生气,心想“从未听说陶龛的老师叫学生送东西”,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这是老师在批评他和他的儿子”,他决定向老师代儿子认错,却又不明言告诉儿子,而是对儿子说:“你去告诉老师,我们家这一向杀的猪都没有脘心。” 诚伢子闷闷不乐的回到学校,恰好碰上輈重先生,便问道:“輈重先生,这阵子的猪,怎么会没有脘心呢?”輈重先生有些奇怪,就要他坐到身边,慢慢告诉他:这是不会有的事。诚伢子却争辩起来:“我爸是个杀猪的,他今天跟我讲的。” “那一定是你问他要猪脘心吃吧?” “才不是呢,是胖老师要吃猪脘心。”輈重先生听了有些吃惊,连忙问清原委,又找胖老师谈了话,才了解事情的真相。晚上,輈重先生给诚伢子的父亲写了封信,说“老师无意,学生有心,误会了,请你原谅”隔了两天,诚伢子的父亲却提了两个猪脘心来到学校,硬要感谢輈重先生与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
 
    学生为学校“家庭”服务,就要终生不忘学校“家庭”,力所能及地为学校“家庭”服务。
    学生在校时,为美化学校环境和完善教学需要的场地、设施,都要各尽所能,各尽其力。陶龛学校20世纪30年代初建立的陶龛商店,1934年添设印刷、理发二部,改名消费合作社。它既是负责师生消费和投资增值的经济组织,也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组织。每期每旬每班都要选举4名学生轮流“学习”“、服务”。陶龛学校小博物馆的动植物标本,大都是学生们采集的。《陶龛年鉴》记载:1927年,陶龛学校师生一起“开辟竹山”,扩大了学校“运动场地”。
    抗日战争时期,陶龛学校学生除了服务学校,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服务抗战。1989年,台湾校友成蒲华回忆说:“记得民国27年,正是我国对日抗战的第二年。”“其时,我正就读陶龛34班。因为以前在湘乡县立第三女校学的是缝纫,做衣服尚算内行,学校发起缝制寒衣劳军运动时,我便派上了用场。每于课后充分利用时间赶工,有时甚至深夜仍不休息。当时,总觉得自己属弱女子,既不能上战场杀敌报国,但有幸能在激励士气工作上尽点义务,内心也就倍觉兴奋而忘记劳累。这是50年前的往事,但至今记忆犹新”。
陶龛学生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学习。
    20世纪40年代,陶龛学校门口有五棵长得郁郁葱葱的柏树,十分惹人喜爱。它都是孩子们自己栽种培育的。
    这五棵柏树最始栽于30年代,但其中只有4颗是一次栽种成功,而有一颗则栽了就死,死了又栽,到了40年代初还是未能成活。师生们有点泄气,不想再栽了。但辀师坚持。
    1943年春,辀师叫自己的女儿罗光玺带头,组织同学再栽。罗光玺找来了肖光国,谭中、谭正(印度国际学院院长的儿子)知道了,也积极参加进来。在栽之前,辀师训话说:“从前,曾文正征战太平军,起先是屡战屡败,但他屡败屡战,后来终于战胜了太平军。现在我们种柏树,屡种屡死。但只要我们有屡死屡种的精神,总有一天要种活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的屡种,必须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在辀师的鼓励下,罗光玺与肖光国、谭中、谭正、罗光盟等同学,认真总结过去柏树多次栽不活的原因:可能是洞不深、土不肥。于是,他们重新挖洞搬土,运走以前的土,从田里搬来肥土。为了能使新栽的这颗柏树与以前栽的4颗整齐划一,他们在学校三盖路旁边选了一颗较大的柏树,连根带土,移到前门栽下,培土浇水。
    这颗柏树终于成活了。对于陶龛学生来说,不但是劳动有成果,而且学识上有长进,更重要的是思想上有收获。
    罗辀重的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他说:“教育应包含一个人整个的‘全生命’,没有什么毕业。” (《罗辀重文集》p253);他指出:““我国教育之所以失败,原因很多,而学校对学生只要一旦毕了业,即以为责任已尽,出校后视为路人,亳不相关,亦是失败主因之一。”(《罗辀重文集》p26)
陶龛学校的“校友服务制”,改变了以往教育的这种痼疾。
    陶龛学生毕业时,毕业各班往往或置图书或购物什或施建筑,留在母校以作纪念。据《陶龛年鉴》记载,自1933年暑假开始,每期的毕业班都给学校留下了纪念物。
    陶龛学生毕业后,学校则尽可能地与毕业的学生保持联系,坚持不断地给他们寄《陶龛旬报》,关怀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尽“家庭”之责任。
    1991年,陶龛九十周年校庆,长沙校友胡夕冰在《追怀往事,无限深思》一文中说:“我离校66年了,回想当年,恍如昨日”,1926年从离开陶龛母校,后“从湖南楚怡工业学校毕业后,随即参加修建株韶铁路工程,积劳成疾,患严重吐血二年”,1935年6月不得不扶病回到陶龛母校,“辀师对我关怀备至,亲自给我安排住宿,还出示,指出一篇《病肺十年》的短文,要我学习,鼓励我要象该文作者一样,对治疗疾病要有顽强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这些宝贵的启示,使我增强了力量,树立了信心。当年尚无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而我连续吐血12年,终于不药而愈。这真是一个奇迹。现在我已活到78岁,生命力还很强。有生之年,可能说皆辀师之所赐也。”
    浙江大学教授蒋次升在给陶龛九十校庆的贺信中说:“离开母校64年了。回忆过去,无论在母校就学或毕业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都受着辀重老师的关切、教育,师恩深重,没齿不忘。”
    陶龛学校对学生的爱,使学生有了人生最好的开始。作为校友,对学校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受母校“血性”教育熏陶数年,多不忍毕业脱离母校怀抱后,就变为路人。校友们在外只要想起母校,“不禁融融地笑在心里”。许多校友离校后,无论走到哪里,都想着母校的发展。他们不少人寄书刑、送标本、写信与母校联系,向旬报投寄稿件,并且这种行动逐渐由个人的行动发展成集体的共识,成为有组织的活动。
    20世纪30年代,随着陶龛毕业学生日多,加之“团结御侮”的需要,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校友觉得“实行团结,似非从小处下手不可”,从“最熟悉最有关系”的“小时同读书同游戏的朋友”起。1935年,先后有陶龛驻省(长沙)、驻县(湘乡)和驻汉(武汉)等地校友建立陶龛长沙、湘乡、武汉校友会。他们倡议建立陶龛校友总会。1936年年底,陶龛校友总会筹建,拟定每年元旦为校友返校节,制定了校友会之歌。
    《陶龛校友会之歌》,歌曲优美昂扬,歌词精美雄壮:“陶龛,血性!陶龛,血性!记住校训,保持童心,是我们相会的童心!联结感情,交换智德,别的什么也不问。如果世界是道河,我们只是一粒河沙,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不同,大家一样血性做人。血性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不血性的人,哪里是我们的朋友。”(《湘中教育志》p255)
    1937年元旦,陶龛举行于首届校友返校节,宣告了校友总会正式成立。这一天回到学校的校友500多人。在这次聚会上,成立了校友总会,确定了校友节、校友会歌,并由旅居贵州的校友发起了捐助母校建“三十周年纪念堂”.
随之,全国各地建立校友分会。据《陶龛校友总会成立纪念专号》记载,当时春元校友分会会员有36人,驻省校友分会会员67人,驻县校友分会会员30余人,驻汉校友分会会员19人,还有驻黔、驻渝等10多个省市和一些县镇如安化、蓝田等都准备成立校友分会。1939年上半年建立的驻蓝田校友会,到年底会员由60多人发展到130多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陶龛校友总会活动经常,《陶龛旬报》辟有《校友信箱》、《校友交通界》等专栏。陶龛校友总会在促进母校发展及其教育教学改革和团结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50—70年代,随着陶龛学校的消失,陶龛校友总会停止了活动。20世纪80年代,随着陶龛学校的重建,陶龛学校校友总会也恢复重建,一度相当活跃,但由于都是一些年老校友,90年代后活动逐渐减少。重建的陶龛学校,除了这块校牌依旧之外,其素养教育的各种教育教学制度,包括校友服务制在内,不仅是名存实亡,而且是名实都不存了。
 
 
 
 

发布时间:2014/12/4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