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二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历程成果

《罗辀重文集》补编 智育及其他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罗辀重   点击:1242

智育及其他

(1943年5月18日)

人家都说只要晓得仁义道德的一些信条,就算是好人吧!但是实际上,光只知道道德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的修养。这种修养,要从教育得来,故名“德育”。德育不只是教人怎样做人,而要教人怎样有勇气去实践做人。为什么有些人明知汉奸做不得,而竟做了呢,就是缺少素养(平日的修养)呀。

人家都说:“画得很好的画就是艺术家了。”但如果只知画画,哪怕画得很好,也只是艺人而已,还要有艺术的修养。这种修养,要从教育得来,故名“美育”。美育不只是教学美术。

人说:“我会打球,任何人打我不赢,我还算不得体育家么?”但是岂仅会打球,就是你长于一切运动,也只是一种运动员,还需要一种身体的修养。这种修养,要从教育得来,故名“体育”。体育不只是教你打球。

人说:“我什么知识都有了,我什么都晓得了,还不算是知识阶级么?”但是只有知识而无知识的修养,则知识反而有害。这种修养,要从教育得来,故名“智育”。“智育”不是知识。

现在再谈谈智育的重要性:

知识是一把刀,刀自然愈锋利愈便于切菜,但一不留神,把自己的手指切断了,那时觉得刀钝一点还好些。一个人的知识自然是愈多愈好,因知识多,在社会上可以得到种种便利,但有时正因为知识多,而会去做一切奸滑欺诈等行为,因而自己犯罪,别人受害。愚蠢的人根据不知道这一套,岂不是无知识反而好些么?这都是没有知识修养的缘故。

智育是告诉大家怎样去用刀而不致误切手指,怎样运用脑去求知,怎样运用知识去为全人类谋幸福,怎样去开发知识的宝库,怎样去选择并判断知识之有益有害于人类。

有些人有一种极大的误解,以为学校只是求知之所。姑无论知识是极博无涯的,学校即使传授知识也不啻九牛之一毛,倘使学校而变成知识贩卖所,也就根本失却学校实施五育的本意了。教育的领域本也是极广泛的,但至少学校是专负教育之责的。如果一个学校只是教教国算、常识、画画花、打打球,就算尽了教育之责,则学生也校后,所得知识固然肤浅得可惊,而于道德的修养、艺术的修养、身体的修养,知识的修养,一点都没有得到,也就毫不足怪了。

 

发布时间:2017/9/20 20:28:23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