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手
金佛手,学名Citrus medica cv. Sarcodactylis。异名很多,如“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 “福寿橘”(《民间常用中草药汇编》)、“五指柑”(《广州药志》)等等,但人们通常俗称为“佛手”, 雅称“金佛手”。
金佛手原产佛教之国——印度,后传入中国种植。目前中国浙江、广东、福建、四川等地都有栽培,其尤以浙江省金华市生产的金佛手质量最佳,。
金佛手属芸香科柑橘属,其性状与柑橘、柚等果木类似,与香橼、柠檬等有近缘关系。为盆栽或地栽,常青,果形如观音手指,或握或伸,千奇百态;成熟后,色泽金黄,令人爱不释手;其香气馥郁,沁人心肺,使人神清气爽,可谓“形色香”俱佳。集药用、观赏于一体,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
金佛手有很高观赏价值。在古代,它是达官贵人家的珍品,《红楼梦》描写探春房中摆设,将佛手与颜鲁公墨迹同列。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慕名到金华玩赏佛手,欣然挥笔写了两副对联,其中一副为:沁入诗脾清流环抱,香分佛果曲径通幽。古代乡土诗人雪樵也这样写道:“苍烟罨丘壑,绿橘种千百;黄柑尤佳丽,伸指或握拳;清香扑我鼻,直欲吐龙涎。”对金佛手的色、香、形作了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评价。
金佛手药用价值极高。根、叶、茎、果均可入药。李时珍《本草纲目》云:“佛手柑。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饮,治痰多咳漱;煮汤,治心下气痛。”现代医学分析,佛手干果中含70PPM柠檬油素,微量的香叶木甙和橙皮甙以及多种维生素,叶苦含辛,温而无毒,气味芳香,有醒脾开胃,快膈化滞,顺气宽胸,疏肝解郁,治呕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