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母亲较劲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910
别跟母亲较劲
湘潭市教科院 周约维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我每每读到史铁生《我与地坛》中这段荡气回肠的文字时,眼眶就不争气的湿润起来,负罪感就铺天盖地的笼罩了我。
1971年是我上山下乡的第三个年头。我探亲结束,准备从湘潭重返茶陵,母亲一大早就起床帮我收拾行装,煮饭炒菜。离开车只有半个小时了,我对她说,我走了。母亲说,我送送你。我不肯,她执意要送。我赶紧跨出家门,独自离去。
母亲追到候车室,说,孩子,带点饼干路上吃。我很烦,粗暴地回答说,讲了不用送你还是来了,饼干你带回去。她硬要把饼干塞进我的背包。我接过来往地上一甩,“义无反顾”地没入拥挤的旅客之中去了,把母亲连同她汪汪的泪水晾在了身后。那一年,我18岁,母亲47岁。
那一甩,甩出了我懂事后对良心的千百次拷问。
总以为有无数的机会弥补对母亲的无情伤害,总以为还债的日子多得像滔滔东逝的长江水,哪想到,1996年4月1日,随着人生的体操最后一个规定动作的完成,她没留下一句遗言就弃我而去。其实,我早就应当忏悔:“妈妈,我错了。”可是,偏偏缺乏认错的勇气。
如果时间可以重新开始,我当然不会做当年那种傻事了。可惜,“如果”不过是虚拟语气而已——就好比是假设“如果家长不关心孩子”一样。
其实,我在学校和家里都是听话的孩子。我也说不清楚1971年的湘潭汽车站一个被母亲时刻牵挂的儿子对待她为何会如此的冷酷无情,是叛逆的青春期出现的产物还是被前途的渺茫扭曲了人性而一反常态?
当我们在母亲的子宫里进入孕育状态起,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心细如丝的母亲了。“他爹,崽崽在用力踢我的肚皮呢。”说罢,幸福像花儿一样在脸上绽放。
我们来到世间的一举一动,无不被母亲牢牢地锁定在心头。我们患的哪怕只是小小的感冒,在母亲眼中都是非同寻常,看得比泰山还重。我们的成长都是母亲用丝丝白发换来的啊。
在孩子眼里,母亲应当是世界上最能干最善良最漂亮的女人。母亲唠叨的时候,我们的耳朵要把唠叨切换成美妙的轻音乐。母亲跟我们较劲的时候要赶紧投降。这并不丢脸,无非是当了一次母爱的俘虏——世界上最幸福的俘虏。
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跟母亲来倔强。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的母亲。
发布时间:2010/11/27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