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端阳讲堂>>自由论坛

电脑名词的另类解释36 2012.2.14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80

 
电脑名词的另类解释36
 
黑名单(二)
 
    我将刘又一加入到QQ 的黑名单,而对方并不清楚我采用了这种阴险的手段来排斥他。他会感到困惑,到底是我的电脑还是他的电脑出了问题?网上的联系还未开始为啥就断了呢?我为自己耍的小聪明暗暗得意。他几次来电话,我都找个借口打发了。要么是“正在开会。”要么是“公交车上手机信号不好,听不清楚。”要么是“正在洗澡。”理由理由理由,无数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堆砌成一堆“真实的谎言”。我过去撒谎的次数加起来恐怕都没有这几天多。
    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些对他不起。他虽然不十分逗人喜欢,但如果与他继续交往,也不至于给我带来什么损失。平心而论,“爱钻牛角尖”并不是人生的大缺陷,与品德无关,与伤害无关,尤其是,与借钱无关(这点很重要)。刘先生很勤奋很执着,不搞歪门邪道,追求一种比较高尚的精神生活,这说明,他至少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尔虞我诈、精神空虚的社会环境里,这已经难能可贵了。
    他有毛病,我难道就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认识我的人都认为,我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我这样对待他,是不是有些过分?孔子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不能克己,说明胸怀不宽甚至还有些狭窄,做不得大事。
    一天晚饭后,我又接到他的电话:“老师,有时间吗?”我总不好意思撒谎说正在会场作报告或者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熬着吧,只好回答:“在家里,刚吃完。”
    他说,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我还是上你家。你看呢?
    我一时语塞。考虑了一会,说,好吧。你知道我住的地方?
    “知道知道,朋友告诉我的。”
    楼下有小车刹车的声音,不一会,有人敲门。
    我打开门,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门外,微秃、高度近视,有点像老师,手里提着一只包。
    我礼貌地欠欠身子,说,刘工吧,请进。
    他进了屋,把一条蓝色“芙蓉王”从包里拿出来递给我,很诚恳地说,这是给老师的一点见面礼,不成敬意哦。
    第一次见面他就送烟,我如何还礼?
    他猜出了我的心思,笑笑说,老师啊,条把烟算个啥?孔圣人还要求学生送三束肉干呢。
    我接过烟放到茶几上。落座,泡茶,敬烟。规定动作完成后,我首先开口,问,是不是因为写作的事情找我?
    “向老师请教。”
    “我在电话里要讲的已经跟你讲了,还有新问题,我也没办法了。黔驴技穷啊。”
    他很坚决,说,“学生今天哪怕是程门立雪,也要学到真本领。”
    “我自己也是新手,没真本事。”我希望他知难而退。
    他只是低着头默默地吸烟,看来,这小子不到黄河心不死。
    我临时决定,硬着头皮给他讲一课。哪怕是为了这条烟,也得如此。
    我说,那就先读读你的文章吧。
    他从提包里掏出一叠打印纸,说,这是我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小说。你看看。
    我接过来翻了一阵。出乎我的意料,他的文字功夫不错,语言精炼,语法规范,构思也不算过于俗套。不过,如果用较高的水准去衡量,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恩,不错。”
    “老师不是在讽刺我吧。到现在还没人表扬过我的小说写得好,你要说实话。”
    “怎么说呢?你的文字功夫确实比较深,一般的初中语文老师不一定比得上。”
    “老师多提意见。”
    我点燃一支烟,沉默。
    他很敏感,笑笑,说,老师不用担心我听不进意见。我喜欢钻牛角尖的毛病一定会改的。
    “想通了?”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对他知错就改的态度产生了几分好感。
    我很认真地说,有人讲过,相声是语言的艺术。那么,小说就更不用说了。语言是作品的外衣,语言不行,读者自然感到索然无味。你的文字很精致,但不精彩。根本原因是过于拘谨。是的,做人要老实,而写作不能循规蹈矩。一张方方正正的桌子如果是用于吃饭,哪怕是放一百年,不过还是饭桌,然而,砍去一只角,反倒可能成了艺术品。作者阅读语言,也是阅读作者的才华。
    他说,举个例子好吗?
    我说,文章里使用“奇怪”两个字,不会有人认为有啥不妥。但在一定的场合可以将它加以改造。有人如果是这样写:老头眯着眼睛不停地唠叨,说,真是奇了怪了。这样的表述多传神。
    我继续说,叙述某人要打某人的耳光,绝大多数人会这样写:我想狠狠地甩他一个耳光。水平高点的会这样写:我想一个嘴巴甩死他。高手呢,会这样写:我真想一个嘴巴把他甩到墙壁上,半天下不来。可见,小说语言跟哲学、历史学甚至跟散文都不一样,口语化重要,适当的夸张也很重要,甚至决定了作品的生死存亡。
     他很诚恳地说,我懂了。
    我不客气地说,你未必真的懂了。语言关是最不容易过的。要做到通俗化,必须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注意别人怎么说,把他们鲜活的民间语言有意识地记下来,消化后变为自己的东西。
我意犹未尽,说,语言可以推陈出新,不知你注意没有,去年春晚小品《不差钱》里毕福剑见到小沈阳,故意说,长得挺委婉的。引起观众哄堂大笑。按语法的要求,“委婉”不能形容人的相貌,如果是学生作文里的句子,语文老师肯定会批改为不通顺。但用在这里,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大胆的用法需要很深的语言根底,尤其是,看用在什么场合。
    “写文章光在语言方面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好的题材、精妙的构思和比较深刻的思想。今天就不谈这些了。”
    我很俗气地想,讲了这么多,应当对得住那条烟了。
    他很感激,说,听老师这么一点拨,我豁然开朗了。回去后一定好好努力。老师要不吝赐教啊。
    我很诚恳地伸出手来,说,祝你成功。
    他抓住我的手,忽然说,老师,我跟你提个意见,不要见怪啊。
    他爱钻牛角尖的毛病难道又犯了?不过,为了表示我有能撑船的肚量,还是微笑着点点头。
    他说,你刚才有个字读错了,把“木讷”念成了“木纳”。
    这叫什么呢?对,叫认真。认真是成功的前提。我点点头,表示同意他的意见。
    他走后,我打开电脑,将他的QQ号重新添加为“我的好友”。
   我们真的成了志同道合的好友。我常常把得意之作发给他,他把文章寄给我修改。还要提及的是,他的悟性不错,写作水平提高很快,除了接二连三地发表作品,还获得了省报征文二等奖。
    我说过,我不是个胸怀很宽的人。徒弟伢子的水平上不来,我恨铁不成钢;他一旦超越了我,我却有些眼红眼浅了。
 
 

发布时间:2012/2/14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