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节日纪念日>>清明.端午.中秋特刊

端阳节的由来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2328

 
 
端阳节的由来
 
    端阳节,节期为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最古老的节日,可以说与 “中国人民同样的古老”。它源于古代崇龙的百越民族的新年(龙的节日)。它还有诸如 “端五节”、“端午节”、“重午节”等许多称谓。
    远古时代,中国南方百越民族推崇盘古是开天辟地的英雄,他们以盘古为本民族的远祖。而盘古,“其状人面龙身”,就是龙的化身。所以,百越民族的新年也叫盘王节、龙节。
    古代崇龙的百越民族的新年,日期并不一定在五月初五,应大致在夏至前后。“端”,有“初”和“首”的含义,正月即端月。那时,中国南方民族大多以农历五月为岁首,《诗.小雅.正月》中的“正月”,就是农历五月。夏至时节的盘王节,正是阳气最盛之时,且“五”亦为阳数,于是便有“端阳节”之称。而正月初五,就是端五,故又有“端五节”之称。而农历五月,在12支中属午,于是又有“端午节”、“重午节”之称。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历法,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端阳节则以一般节日的形式保留下来(但南方百越民族有的仍以它为新年,在某些地区一直保留到近代)。
    大约到春秋战国,端阳节固定为农历五月初五。但在汉族地区,农历五月,被认为是“恶月”,五月初五,更是个不吉利的日子,被称为“恶日”:“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汩罗江殉国后,端阳节便主要成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发布时间:2006/12/14 【打印此页】
上一篇中秋节的由来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