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关于本站>>站长

关于本站

拒绝平庸

来源:教师报   作者:wxl   点击:25235

  
 
 
    2003年8月27日陕西《教师报》一二版发表长篇通讯<募资千万铸“中华文化典籍”万星楼>,并编发评论<新闻话中话>:“拒绝平庸”。
 
拒绝平庸
 
汉客
  
  如果说,佘国纲老师整理方志是无心插柳的话,出版系列专著和筹办万星楼却是有意栽花之举。他已届花甲,本可以在退休之后,含饴弄孙,安享天伦,但他选择的却是走一条充满艰辛坎坷的道路。他之所以谁也阻拦不住地要这样做,既是为了让教育大家的思想和精神能发扬光大,更因为平凡的生活难以安抚他那颗有着远大理想的心。佘老师在用他的方式试图拒绝平庸,活出真自我,跳出在别人而非自己看来非常幸福安稳的生活圈子。
  在传统观念中,为自己而活,区别于别人,历来是不被认同的。它往往被整套整套貌似严密的理论认定为自私、怪异,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稍许有真性情有独特视角的人,不是不为社会所不容,就是落得个失败的结局。舆论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束缚死了每个企图冲破它的人,让你无法突围,多少具有创造性的东西就此胎死腹中。但是,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又总希望能有所做为,能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舒展一下筋骨,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而不是只一味承担家庭、朋友、社会的期望。
  这样似乎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个人与群体的冲突,群体意识与个性发展的冲突。后一种冲突更令人痛苦和沮丧。屈服于群体,屈服于群体意识,就可能只会生产平庸,虽然这样更符合传统的要求。而事实是,不拘囿于常规的人,为当时社会习俗所难以接受的人,往往会对社会做出常人无法做出的贡献。
  社会需要进步,需要有创新的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个人需要发展,需要有独特的东西区别于别人。畏于人言,按照别人的标准生活,不仅使个体遭受压抑,社会也将失去五颜六色。抛弃世俗,充实内心,为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不但自己工作有动力,有活力,而且从最终目标看,于社会也有创造,有贡献。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可能连语言也无法表述的感情。每个个体的差别如此巨大,以至于社会难以规范、也不必规范每个人的言行,更不要说他们的思想、情感。走自己的路,不断提高素质,拒绝平庸,活出真性情,真色彩,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多种可能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1/3/11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