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关于本站>>站长

关于本站

重新认识我的师兄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187

 
重新认识我的师兄
 
中共湖南省娄底市委党史研究室  何克武
 
    佘国纲这个人,我30 多年前在岳麓山下求学的时候就认识他了。我们学的是一个专业。他虽然比我先进学校,但这个粗喉咙大嗓门,风风火火,有才气、有性格、有思想,每次学术讨沦活动中都抢先发言,而且声震屋梁、十分活跃的师兄,在全系学生中知名度最高。我怎么会不认识他呢?
    毕业后,我们分配到相邻的两个县市工作。距离不远,却很少有机会往来,各自按照自己的人生轨道运动。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山不转水转,90 年代初,我们都转到了娄底地区机关工作,住到了一个院子。岁月悠悠,随着接触的增多,我反而越来越觉得不认识这位师兄,需要重新认识他了。
    他一直搞他的专业,而且事业有成。先是教历史课,他的教学方法独具一格,上课的时候是没有学生打磕睡的。后来从事教学研究,十几年来硕果累累。现在他是湖南省特级教师,地级娄底市政协常委,娄底市历史教研会理事长,湖南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历史学会理事。他独著及与人合著的学术著作有20 多部,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有数百篇,他参与或主持了多项历史教育课题研究。他编写的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娄底历史》 被评为省乡土教材一等奖。
    他在本职工作领域里出类拔萃且不去说它,使人无法理解的是他在业余时间里取得的成果竟是如此卓越不凡。从1984 年起,他就立志在本职工作之外穷毕生精力,为存史、资政、教化、育人办成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自筹资金、独自编写出版《湘中教育志》。十年辛苦不寻常。精装洋洋120 万言,很有特色,受到全省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好评的《湘中教育志》,五年前已经由岳麓书社出版。这是全国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完全由个人编辑出版的志书。
    第二件大事是研究宣传20世纪早中期被称为“教育之神”的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家罗辀重的教育思想。他呕心沥血几度春秋,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收集、核实和研究了大量资料,编辑了30万字的《罗辀重文集》,在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出版发行。这部文集,提供了一份比较全面系统的基础教育改革经验总结,填补了中国近代现代教育史研究的一项空白,对今天的基础教育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第三件大事是创办一个民间的收藏全国史、志以及图书资料的“端阳史志馆”。这件盛事正在进行之中,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及港、澳、台热心的专家学者同行们寄来的志书、史书和其它图书资料,现在已收藏了2万余册。
    这三件大事工作的艰难浩繁琐细,说起来使人咋舌。使人难以理解的也有三个问题:
    一是:这位佘先生的业余时间是怎么分配安排的?师兄烟酒不沾,从不筑“长城”,对81 号与108 号“文件”也没有兴趣,更不涉足歌厅舞场,自不必说。可是这16年的8小时之外,就是不休节假日,不睡觉不吃饭,有多少分钟多少秒钟,不用电子计算机也是可以很快算出来的,时光老人不会另外单独给他多拔一分一秒。他怎么支配得过来?比如一部地州市教育志,人家起码要组织八九十来个人,历时六七八年。可他从头至尾单枪匹马,既要搜集整理资料、实地调查、编写摄影,还要校对,还要筹集经费… …
    二是办这些事情的经费是怎么解决的?我曾问过师兄。他的答复无非是这么几个点:自家腰包里挤一点;出书后售出集一点;支持他事业的热心人们赞助一点;出版部门被他的精神感动优惠一点。
    三是他到底图个什么?三件大事都不是单位或组织交办的任务,是他挖眼寻蛇,自找事做。为了沽名?为了钓誉?有心可标,有苦可吃,有累可受,可实在是无名可沽无誉可钓、无利可图。
    有他这样的决心不可能有他这样的毅力;有他这样的毅力,不可能有他这样的效率。为此我也反反复复盘问过师兄,他的“激励机制”何在。他的回答没有一星半点豪言壮语,也不见丝毫闪光,却使我云里雾里不得要领:“一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事一切自己喜欢而又不妨碍别人的活动”。有人说他的强大动力来自他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自己听了付之一笑,不置可否。
    我省史学界教育界把佘国纲称为“三湘一怪”, “楚湘怪杰”。既然“怪”,那就不是一眼就能看穿,轻易就能认识他的。所以,我至今还不能说是认识了佘国纲,真正认识他,可能还要过好多好多的年头……
 
2000 年4 月
 
 
 

发布时间:2014/5/26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