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端阳史志馆>>方志与谱谍

创建精品新谱牒传后世

来源:论文原作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402

 
创建精品新谱牒传后世
 
作者   采玉双(论文原作)
 
     谱学无论是族谱、宗谱、家谱、甚至家乘,都是缘于血缘关系扩大范围而成家谱(乘)、族谱、宗谱。上溯上古就有世系、世表、玉牒等记录。真正的谱学形成于周代,至“姓氏于谱系”合成为一之学,则在东汉之后。即东汉之后有谱学。
    几千年来,旧谱学的内涵以及理论,基于儒家的伦理思想而撰写。至近代西学东来,谱学脱离儒家伦理学的束缚,以社会科学作基础从事谱学的研究,产生了新谱学。
    宋代以来,谱学内涵和理论有很大的改变。欧阳修撰谱时断自五世以及苏洵的改良(世人称“欧苏体”)。自宋代至近代,千余年来,谱学谱例多受二氏的影响。其后谱家论谱以及家族撰谱对谱的内涵及体例并无突破。
        
   面对现代化的社会,谱牒学研究亦应当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向前发展。古代繁琐的世系世表以及古籍谱书作为古籍文物收藏,供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之用。家庭之用当应创建精品新谱牒传后世。即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又可以使后代子孙明辈分,知晓前辈在世时的奋斗成就,激励后世承前启后,奋发图强,有所作为。需要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时,可以到国家档案馆、国家大型存藏谱牒的图书馆查阅,或到本家族浏览自己本家族保留的古谱。
        
   古谱记载五服九代(五服九代:由自己而上,父、祖、曾祖、高祖,而下及子、孙、曾孙、玄孙)且上下延续。欧阳修谱图断自可见之世。苏洵主张“五世为图”。笔者认为记载五服之内的四代或者五代就可以了,即:
    祖父
          父亲
                 自己
                       儿子(女儿)
                             孙子(孙女)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之快,人们的思想意念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人类带来了观念的不断更新。海内外的华人都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世界著名的。中华儿女遍布全球,以后的移民还会陆续。走出国门的中华儿女无论到达地球的任何地方,但他们的心依然是中国心。
        
创建精品新谱牒的有关技术问题
 
(一)版式
       
         可以旁形斜上,以明辈分。这样的谱例是竖版。右起向左。竖版适宜年长者读阅,因为汉语古书皆为竖版本繁体字。如果从祖父作为一世记载起,要着重载明自家从何国家何地何年月迁徙在何地定居,使自家的谱书与自己的大家族谱书能吻合,便于将来寻根问祖。
       也可以平行向下,以明辈分。这样的谱例是横版。上起向下,
 祖父(一世)
      父亲(二世)
         自己(三世)
             儿子(或女儿)(四世)
                 孙子(或孙女)(五世)
   
    横版适宜年轻人读阅,现代书刊行文大部分为横版。中国大陆实行简化汉字,海外华人年长者依然习惯读阅汉语繁体字,可以在计算机上繁简体转换。
         
 (二)内容
  
      谱书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谱主的名、字、号、生平、学历、出仕、妻室(或夫婿)、子女、都应详载。尤以父亲、自己、儿女这三世务必详载。记载详略由撰谱人斟酌。新谱书无论男女都有作谱主的权力。谱书形成骨架后,可以陆续补充内容,犹如滚雪球似的从简单到详尽。
         
(三)注意事项
   
    谱书中记载的人、事、物,务必翔实,谱书为一家之史,传世后代,忌溢美之词。方志忌越境而书,谱牒忌越族而书。遇有模糊的人、事、物,写明“有待考证”,决不可使用“大概、可能、也许、差不多”之类的模糊语言,防止谬误传之后世。
    人们一谈到谱牒,感到幽深难懂,复杂繁琐。其实,并非神秘莫测。知道你自己的祖籍以及上下几代人的情况,记载下来,就是你的家牒谱书了。尤其现代到了信息时代,在计算机上制作自己家的谱牒比较容易,在网络或者电讯上征集需要的资料也很方便。笔者在大型图书馆浏览到的家谱中,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家族新纂修的谱书印制装潢得很精致。精品新谱牒的质量优劣,并非以印制装潢精致豪华为评价标准。谱系明晰,内容翔实丰富就是精品!若是你的新谱牒有自己的特色,那更是上乘精品了!
        
    中国收藏家谱最多的上海图书馆号称“中国家谱第一藏”,收藏家谱12000种,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家谱3000余种,中国两个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的家谱馆藏加起来尚不及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收藏了中国的家谱(包括支谱、族谱、统谱、总谱等)共17099种。二楼书库内藏了我们中国的谱书,还有盐湖城东南几十公里的“山洞”(山洞书库)里藏了我们中国的200余万卷的微缩胶卷谱书资料。外国人尚且重视我们的家谱,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更应当重视自己的家庭以及家族的历史——家谱,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
    因此,时代需要我们创建精品新谱牒传后世。
                    
               CHINA采玉双(和田玉)
                                    2008.12.30.
 
转载者请注明来源于“万星楼”网站。

 

 



 

发布时间:2009/1/31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