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教师的葬礼
来源:万星楼网站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498
一位退休教师的葬礼

1978年4月10日下午,我从乡下调研回县,发现涟源一中校门口有很多人,三五人一堆,议论纷纷。我上前打听,原来是一中曾老师的父亲病逝,学校领导不准将遗体从医院运回,不准在学校里开追悼会,连在校园墙外的操坪开也不许,老师和家属们都愤愤不平,但没有人愿出头来管这事。
曾老师,教数学的,我认识,我们是一起从南湾湖到涟源的。他的父亲也是教师,据说原在新邵工作,退休后住在曾老师处。一个退休教师去世,一个教师的父亲去世,连追悼会都不许开?理由何在?说是在学校里敲敲打打,影响教学。那么,为什么此前别的教职工家属在学校办丧事又可以,而曾老师就不行,连在校园墙外的操坪办都不行呢?因为曾老师的父亲出身不好,又有点历史问题。原来如此!
此事看来非我管不可了!老师和家属们见我愿出头,纷纷表示支持,说搭台子、敲锣鼓的事,他们包了。我说:“慢,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得找你们学校领导,让他们出面来办。”
我在学校找了一大圈,都没找着一位领导,说是一把手回家了,其他领导则去向不明。我继续找,终于找到了一位副主任。他说:“我也觉得学校的决定不妥,但一把手要坚持,我们也没办法。”
这个学校的一把手,人称“马列”。他的“坚持”,不足为怪。我对这位副主任说,如果你真的认为学校的决定不妥,那就陪我一起去找找有关领导。他答应了。他的腿脚不便,有点跛。也真难为他,跟在我后面一拐一拐地走。
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县教育局的肖局长。肖局长说:“我也不同意一中支书的做法,但他不听我的,我也没办法。”我说:“如果你真的不同意他的做法,那就再给他打个招呼。如果你不打招呼,那我就会发动蓝田街上的人搭台唱戏!”肖局长连忙说:“别…别,别那样!”他立即提笔写条子,写完了就交给跟来的副主任,要他转交给支书。
我见肖局长写了好一阵,不知写了些什么,便把条子拿过来看了看。原来肖局长把我对他讲的话都写了上去,说你们若不妥善处理,那佘国纲就会发动蓝田街上的人到学校来搭台唱戏!肖局长真是用心良苦。写就写吧!我笑了笑,把条子交还。
副主任去找支书去了,我就到县人民医院。停尸间里一盏孤灯,像萤火虫似的。曾老师和他的哥哥,不声不响地蹲在屋外。他的哥哥,也是一位大学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刚刚赶来。没有女家眷的到来,虽有几位教职工家属来探望,他们也是默默地站在旁边。没有哭泣声,没有言语声,也没有抽泣声。无声的悲哀,给予人揪心的疼痛。
我轻轻地拍了一下曾老师的肩膀,说:“我会管的!”然后对一旁的教职工家属说:“请你们在这里陪一陪。”我正抽身要走,却被曾老师一把拉住。他哀求说:“请你千万别管!你是辅导站的,他们奈你不何,可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我早就考虑过了。我一开始就没有准备发动一中的教职工及其家属来办丧事,但我还是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有关领导都不管这事,我就到蓝田街上找一班人到学校来搭台唱戏。现在,曾老师的哀求提醒了我,不能这么干!“马列”就是蓝田街上人,有几人愿来参加?即使有人愿来,曾老师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圣经》上说:“已所欲,施与人!”但我觉得:已所欲,亦不能强加与人!于是,我对曾老师说:“放心吧,我不会蛮来。如果领导们硬是不准,那我就帮你找几个人,明天抬上山去。”
说完,我就赶回设在一中内的县教学辅导站,放落自己出差用的包,立即去找副主任问结果。结果不出所料,“马列”根本不理采肖局长的条子,把条子退了回来。看来,非得惊动县领导了。
我拉上县教育局办公室李主任,与一中那位主任一起去找县领导。我们找到了县委一位唐副书记。我说:“唐书记,有个叫化子死在街上,无人管,怎么办?”
唐书记说:“小佘,你是个热心人。请你去找民政局,要他们出面收拾。”
我说:“唐书记,你对叫化子都这么关爱,那现在有一位退休教师病逝了,学校却不许把遗体运回学校开追悼会,怎么办?”
唐书记吃惊、疑惑。一中的那位副主任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说。唐书记听了,沉默了一会,对他说:“请你告诉支书,今晚要他一定住在学校里,不许回家,也不许去别的地方!就说是我说的,其他什么也不要说。”
这次的结果则大不相同。那位副主任去不多久,“马列”就与他一起返回了学校,接着便组织人搭灵堂。第二天上午,学校主持了追悼会,“马列”还亲自送棺上山。我几次与他打招呼,他都不理我。
后来,有一天在街上,我发现一中师生大游行,庆祝高考优胜。“马列”戴着大红花走在队伍的前列。他看到了我,很是得意,主动地向我微笑、示意。从此,我们见面,又能互相招呼了。
又后来,我听人说,曾老师在一中呆不下去,调走了。这事,与我管他父亲的丧事肯定有关,我想他可能会怪我,但我并不后悔,也不想责备自己,我只是在心里祝愿:曾老师能在别的地方过得好些、顺些!
发布时间:2008/9/26 【打印此页】